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激浊扬清织密网——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如何健全完善?(3)

2020-08-19 11:31来源:人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腐败,就是利用公共权力为个人或小团体牟取私利。有人说,腐败是权力的影子,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腐败的可能性。清代史学家赵翼总结历代贿赂现象后得出一个结论,叫“贿随权集”,腐败总是和权力如影随形。要使权力远离腐败,就必须从惩治、机制和思想上多管齐下,保证权力不被围猎和腐蚀。
  一体推进“三不”,凝结着对腐败发生机理的深刻洞察,揭示了管党治党的基本规律,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对腐败症结成因和对策措施的认识不断深化,对深化标本兼治的共识高度凝聚,一体推进“三不”的基础更加坚实、时机已经成熟。
  当前,虽然反腐败斗争取得巨大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不少、增量还在发生。从腐败的成因来看,既有惩罚力度不够、制度不完善、监督乏力的原因,也有私欲作祟、侥幸心理等因素,还有政治生态、社会风气和历史文化的影响,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就决定了不能指望一招制胜,而要多管齐下,一体推进“三不”。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我们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必须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继续“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反腐力度,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坚持不懈追逃追赃,以天罗地网切断腐败分子的后路。“天网2019”行动追回外逃人员2041人,其中“百名红通人员”4人、“红通人员”40人,追回赃款54.2亿元。
  扎紧不能腐的篱笆。制度是一种硬约束,具有制约权力、堵塞漏洞的长远作用。近年来,从政治建设到纪律建设,从选人用人到重大决策,从狠抓“四风”到严肃问责……各方面制度逐渐完善,不能腐的篱笆越织越密、越扎越牢。减少权力的腐败空间,必须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行业,推动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金融信贷、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筑牢不想腐的堤坝。列宁指出,“政治上有教养的人是不会贪污受贿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夯实党员理想信念之基入手,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使广大党员干部普遍接受了思想洗礼,提升了精神境界。遏制腐败必须进一步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使党员干部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中,锻造拒腐防变的高尚气节和风骨。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者密不可分,不是3个阶段的划分,也不是3个环节的割裂,而是相互融合、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不敢腐是前提,指的是纪律、法治、威慑,解决的是腐败成本问题;不能腐是关键,指的是制度、监督、约束,解决的是腐败机会问题;不想腐是根本,指的是认知、觉悟、文化,解决的是腐败动机问题。“三不”缺一不可,必须强化系统集成、注重协同高效,形成反腐败工作的强大合力和整体效应。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巩固发展的新形势下,只有坚持标本兼治,锲而不舍,积跬步至千里,积小胜为大胜,才会早日迎来海晏河澄的清明景象。(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