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检察院 >

@新疆检察获网友追捧:线上有诉求 线下有回应(2)

2018-03-29 13:25来源:正义网浏览:手机版

  按照覃辉君的说法,检察机关在微博上,回应群众的法律诉求,解答法律疑惑,是工作职责之所在。“哪里有群众的诉求,哪里就会有检察监督的触角。”
  记者了解,2015年5月,新疆三级检察机关就实现了检察新媒体的全覆盖,在2016年初,根据部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开始整合全疆三级检察新媒体,以线上受理网民诉求,线下化解网民诉求为抓手,以“矩阵模式”和“集群化”为渠道,全力推进全疆三级检察机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检察为民“互联网+检察”政务新媒体矩阵新模式。
  “将检察机关装进网民衣兜里,打造高颜值、百姓信赖的 ‘口袋检察院’成为新疆检察机关新媒体矩阵的发展目标。”覃辉君介绍,按照自治区检察院的部署要求,要通过新媒体的建设,让网民随时随地可以找得到检察院。
  理念和目标有了,与之相对应,工作流程又是怎样的呢?
  按照此前的工作模式,检察机关一般是通过来信来访的方式,对群众反映的涉法涉诉问题进行回复,对口部门多为控告申诉部门和民事行政部门。“现在,我们是通过检察新媒体,将检察履职在互联网上延伸。这样就发挥了新媒体方便、快捷的优势,缩小了检察工作盲区,消除了网民对司法公信力和政府行政行为的误解,最大程度地增强网民的法治获得感。”覃辉君说。
  覃辉君介绍,按照公开诉求公开处理的原则,在收到网民消息或者留言后,@新疆检察会在第一时间,按照检察机关新媒体矩阵逐级向下分配,直至事件所在地的基层检察机关。
  当外部流程走完后,在检察院内部,检察机关会根据反映情况的具体内容,向相应职能部门进行工作派送,同时在工作中,业务部门需要逐级向上反馈工作进展。“在问题得到解决后,基层检察机关要通过新媒体矩阵逐级向上反馈,最终反馈至当事人。”覃辉君说,通过一个闭合的流程,让当事人的问题得以解决。
  那是不是所有的留言都会进入这样的流程之中呢?
  “我们会对网民的诉求进行分类处理。针对简单的诉求问题,随发现随解答,但如果反映的问题比较复杂,一时难以解答,则需要向业务部门反馈,由业务部门解答,再者,有一些是需要调查核实的,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流程。”覃辉君向记者介绍,一些时候,有些网友也会抱有“有病求医”的心态,会提出一些不属于检察职能的话题。
  覃辉君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就在不久前,有位新疆克拉玛依的网友,向@新疆检察反映了自己医保缴纳的一个问题,对当地的医保政策有疑问,就此向@新疆检察提出了问题。
  “虽然不属于检察业务的话题,但既然网友提出来了,我们也要有所回复。”在覃辉君看来,检察工作既然在网络上已经铺开,就应该用互联网的思维,在网友面前,要做好“店小二”。
  “您好!非常感谢您信任新疆检察,您反映的问题不属于我们的业务管辖,我们无法直接回复,建议您咨询权威的社保部门。不过我们会将您的问题转发给自治区相关部门。如果有结果,我们第一时间回复您。”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矩阵联动的效果,在机制设计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机关也是有所考虑。
  “根据我们的管理机制,共分为被动完成联动、主动完成联动、独立完成联动和未完成联动这四类,设置不同的标准,作为全疆检察机关新媒体建设年终考核参考。”覃辉君说,从2016年初截止到现在,全疆检察机关通过检察新媒体矩阵回应网民关切近百余起,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较好地提升了新疆检察工作的公信力,赢得了网民的赞誉。
  “检察新媒体是检察机关在互联网上的窗口,既要传递检察好故事,唱响检察好声音,也要通过检察新媒体矩阵延伸检察工作,让检察履职在互联网上延伸无空白,最大限度缩小法律监督盲区,最大程度地增强网民的法治获得感,这着也是 ‘互联网+检务’的深度挖掘和探索。”覃辉君说。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