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新闻中心 >

张喜武遭遇官场滑铁卢 出事或与神华集团腐败窝案有关(3)

2017-07-14 12:53来源: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进与退”的哲学

 

  1980年,22岁的张喜武大学毕业,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大雁矿务局成为他的第一站,他在这里度过了职业生涯最初的13年,先后担任第二煤矿技术员、技术区长等职务。

 

  勤奋,爱钻研,善于将技术应用到生产中,是大雁人对技术员出身的张喜武最深刻的印象。他甚至在这里拿下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荣誉,也为他日后在神华的“传奇”打下了基础。

 

  作为神华产量“传奇”的缔造者,在张喜武2008年升任神华董事长之前,神华煤炭产量由1998年的500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2.81亿吨,10年内增加55.2倍。在这背后,“规模扩张”与“人员缩减”成为张喜武执掌神华19年间的两大关键词。

 

  一位熟悉神华的业内人士介绍,当时神华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张喜武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机械化创新,神华形成矿路港一体化开发、产运销一条龙经营发展模式。“敢想敢干”也是不少神华员工对他的评价。

 

  得益于大雁矿务局工作时期积累的机械化经验,张喜武到神华后继续不断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当时在神东矿区,就几乎看不到一点煤炭。

 

  时任神华集团公司总经理的张喜武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介绍,采掘机采下的原煤落到传送带上,由传送带直接送到了洗煤场,煤洗好后再送入储煤场,很快装上火车被运往四面八方。

 

  由此带来的反应是机构的缩减和人员的下降,据《人民日报》报道,1998年神华将神府、东胜两个公司合并为神东公司,将原来的27个减为13个,职工总数由原来的10233人减为9676人,当年吨煤可控成本明显下降,仅此全年提高效益8500万元。

 

  2000年,神华接管“西三局”乌达、海勃湾、包头3个矿务局,由于历史原因,“西三局”有8万多人,年产煤还不足200万吨。2001年8月,神华先后对“西三局”所属的4个矿实施了依法破产,随后又进行重组和机制转换。到2004年,“西三局”职工人数已减为4万人。

 

  当然,这一举措带来的另一层影响是不少员工因此失业,多位神华员工也表示,鉴于这一点,在基层对张喜武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员工因此表示,“基层的员工有的并没有享受到急速扩张的红利。”(记者 任娇)(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