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幼师虐童事件背后还有哪些漏洞(2)

2020-11-20 12:56来源:中国青年报浏览:手机版

  11月10日,孩子做完手术后,汪某某赶回歙县。次日,他前往幼儿园要求查看监控视频。他记得,自己强烈要求下,才通过负责人的手机看到监控。他看到的画面是:孩子被一位女老师拎起扔在了一米外,然后重重落地……
  汪某某告诉记者,他查看监控时,涉事女老师就站在自己身后,全程没有说任何道歉的话,这些天来也没有联系过自己和家人。
  “聪明屋幼儿园”是在当地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范围是儿童托管服务。11月14日晚,该机构发帖道歉,并承诺:“主动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对涉事老师停职检查,并承担相应责任;下一步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行为。”
  歙县民政局11月15日通报称,责令上述中心负责人向受伤幼儿家长致歉;责令中心立即辞退涉事教师,并配合公安部门对该教师依法依规作出处理;责令该中心开展为期3个月的自查整顿。
  “孩子才3岁半,后续还不知道要经历哪些治疗,未来,孩子心理疏导也是个难题,不知道会不会有心理障碍,打算带他去看心理医生。”这些天来,汪某某夫妇俩也十分愤怒和无奈。他们告诉记者,孩子有时早上会自言自语重复念叨“我摔你,不要搞”这几个词。对孩子说“不睡觉”3个字时,孩子会回一句“打死你”。
  “除了身体伤害,虐待往往导致幼儿遭受心理伤害,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抑郁、焦虑等症状,对家长工作、生活产生影响。”安徽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主任姚炜耀介绍,此类事件后,有的家长需要辞职照顾孩子,也有家庭无奈转学、搬家,甚至有家长产生心理障碍。
  幼师准入标准缺乏
  一些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幼教工作者向记者反映:有些民办园基础设施不到位,缺乏资金,无法让教师享受与公办园在编老师一样的待遇,年轻教师转行,留不住人才;同时,很多家长只关心老师教龄长短,一些小的幼儿园和看护点工作人员为节约成本,招自家亲戚等人来当老师,这些人没有相关学历和资格证,难以保证职业和道德素养。
  夏尚文是一位有5年从业经验的男幼师,他告诉记者,幼师工作并非“小儿科”,也不是简单的唱歌跳舞,具备爱心和责任心是基础。不同年纪的幼儿会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孩子犯错时,幼师要有耐心和热情哄好孩子,也可以提前和家长商量,让家长在家配合引导。
  “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些年来,我也关注网上报道的幼师虐童事件,并非偶然,有其深层次原因。”结合30年幼教从业经验,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李峥对记者分析,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儿童观,没有将儿童视为权利的主体。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自制力差也是幼儿的特点,再加上幼儿吃喝拉撒睡都要引导和培养,幼师要练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绝技’,有时累得喘不过气,影响情绪。”李峥坦言,当教师迫于压力,容易忘记自己角色的特殊性,对儿童表现的行为缺乏专业认识、判断,就可能会采取粗暴的方法。
  “除了个人素养问题,幼师社会地位低、人员缺口大、入职门槛低、薪酬待遇少可能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李峥表示,一些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不完善,降低教师入职门槛,出现“先上岗,再考证”的现象,使得许多非专业、不合格的教师进入幼师队伍。
  缺口问题一直存在。去年,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为258万人,按每班“两教一保”标准测算,尚缺52万人。
  一位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院校教师告诉记者,当下,高职、中职乃至本科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也存在痛点:一方面专业认可度低,专业培养同质化严重,生源质量低;另一方面,许多学校缺乏必要师资,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跟不上。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