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挂着名校牌子,收费高,却很孬!有名无实的“冠名办校”值得警惕
“公办民助”“名校办民校”“联合办学”……各类冠以名校招牌的合作办学遍地开花。仅在西南某省会城市,当地教育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显示,2014年以来,全市通过政府、企业与省外教育资源优质的学校开展的各类联合办学学校报备数累计达200多所。 半月谈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一些名校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冠名办校”“挂牌办校”有名无实、地产商办校成“售楼招牌”等问题,由此带来加重学生家长经济负担、引发社会纠纷矛盾等问题,亟待加强引导规范。 “冠名办校”有名无实,名校招牌成“售楼招牌”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所谓的名校合作办学往往有名无实,与名校教育资源毫不沾边。以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为例,该校在全国有多所分校,这些学校的办学简介中写着“与北京大学联合办学”“秉承名校理念”,校徽也与北京大学雷同。 “虽然挂着北大的牌子,实际上跟北京大学没什么直接关系。”福建一所北大附属实验学校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学校是由福建某集团出资与北大集团旗下“北京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合作成立。根据签约协议,该集团向北大青鸟支付品牌冠名和管理费用,但收完钱后,后者对学校并未有实质性的指导和资源投入。 当地教育部门规划科负责人说,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是市政府引进的名企业办名学校项目。“我们在学校落地时也曾询问过冠名问题,对方的解释是学校冠名的这个‘北大’不是北京大学,而是和北大旗下的校企合作,就用了这个名称。” 还有的名校合作办学质量良莠不齐,效果不尽理想。2011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先后在贵阳市观山湖区和贵安新区开办实验学校,两所学校均是与当地政府合作创办的公办学校,其中一所在当地拥有不错的口碑,而另一所的社会认可度相对不高。有家长质疑:“同样是北师大附中的牌子,按道理,输出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应该都是相同的,办学质量为什么有差别?” 一些地方还出现房地产企业参与合作办校的现象,名校招牌成为“售楼招牌”。在重庆,一些公办中小学名校与房地产开发商合办民校,由开发商把学校修好、硬件设施配齐,学校则出让校名冠名权,以师资和品牌、管理等无形资产入股,再派出校本部师资和管理队伍进驻办学。多名置业顾问向半月谈记者透露,业主子女可优先入读名校就是楼盘的最大卖点,带学位的房源不仅“一房难求”,房价也比周边楼盘高出30%甚至一半以上。 “名校光环”加持高收费、高价学位房 与教育资源优质富集的名校合作办学,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地方教育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种发展教育的“捷径”。但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一些冠名挂牌行为出现“变形走偏”,由此带来的问题不容小觑。 伴随着冠以各类头衔的“名校”出现,高收费、高价学位房等现象随之而来。有了“名校光环”加持,冠名挂牌学校的各类收费自然不菲。半月谈记者在重庆、福州等地了解到,这类学校的收费从每年两三万元到10多万元不等。一些家长别无选择,只好花更多的钱去享受原本是“公益性”“普惠性”的义务教育。
择校热
“为了让孩子中小学上个名校,只好硬着头皮去抢名校合作开发商的高价学位房,花费少说也得上百万元。”重庆市民林勇说,更省钱的办法是通过交择校费进入名校,至少也需要10多万元,且名额有限,“花钱都不一定能抢得到”。 |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