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价律师费"绝不是化解工伤赔偿难题的"对症药"
新华社广州12月28日电 题:“天价律师费”绝不是工伤赔偿难的“对症药” 新华社记者王攀 广州市司法局28日通报,针对“工伤获赔180万律师费90万”事件,该局已经依法依规启动调查程序。如查实存在违法违规执业行为,广州市司法局将严肃处理。 业界普遍认为,这一委托代理合同属于典型的“风险代理收费”合同,明确违反了《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三款不得对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救济金、工伤赔偿的民事案件实行风险代理的相关规定,是典型的违法违规行为。 当前,工伤赔偿诉讼特别是农民工群体的工伤赔偿诉讼的确存在一些难点、痛点,如案件办理程序烦琐、耗时长,有的案件当事人诉前给付能力不强,或者没签劳动合同、未参加工伤保险,这些都意味着参与相关司法诉讼的律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切实帮助当事人维好权。因此,适当的收费显然有利于鼓励律师更积极、更有效地办案,也有利于农民工自身权益的保护。 然而,以“风险代理”名义实施高收费甚至收取“天价律师费”,绝不是化解工伤赔偿难题的“对症药”。从个人层面上说,工伤赔偿和赡养费、救济金一样,是当事人“血汗钱”“救命钱”,过多过度截取,显然不利于他们的生活维持;同时,过高的收费也给少数不良从业人员利用信息不对称恶意谋取当事人应得补偿提供了操作空间。 从社会层面上说,“天价律师费”很可能对被诉企业乃至社会造成误导,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理念,扭曲成“钱多好办事”“输赢靠花钱”的错误认知,最终反而会妨碍受伤害者获得合理赔偿。 201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健全基层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网络,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时便捷地获得法律援助。2015年发布的《司法部关于切实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则规定,进一步简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程序,加大对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事项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条件的执行力度。 如何让法律援助更多、更好地帮助相关人员,鼓励更多律师代理法律援助案件,同时继续改进和完善工伤赔偿诉讼的法律流程、切实敦促企业依法用工,是立法、司法、社保部门进一步发力的重点。(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河南通报:正厅级张国伟,主动投案09-15
- 郑州市伏牛南路信阳炖菜固始鹅“赌博窝点”被端09-15
- 河北省行唐县法学会开展普法宣传“进公园、进企业”活动09-08
- 河北白洋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恶意欠薪长达4年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