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人工智能 深圳警方助被拐18年男子找到亲生父母
新华社深圳7月18日电(记者孙飞、李思佳)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下,寻子18年的余姓夫妇,18日在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技术处1楼大厅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儿子。 2001年5月6日,深圳市福田区发生一起儿童失踪案件,时年3岁的小余在皇岗上围一村附近玩耍时失踪,余姓夫妇多方寻找儿子未果后报警。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接到警情后,立即对小余被拐案进行立案侦查,并对余姓夫妇采血入库。但案发时由于现场环境复杂,人流量大,警方一直未能获取有价值的线索。 2019年上半年,深圳市公安局在公安部、广东省公安厅打拐办的支持下,以智慧新警务为契机,深化警企合作,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组织相关分局开展为期半年的“曙光”打拐专项行动。 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专家李新表示,人工智能助力“打拐”的原理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对人脸成长变化进行模拟建模,生成可供学习的人脸样本,然后利用人工智能方式学习人脸变化的过程,生成一个模型。利用这个模型和警方提供的数据进行比对,最后圈定一个比较小的疑似被拐孩子的范围,提供给警方,再通过线下DNA检测完成最终确认。 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刑警大队三中队长王俐明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侦查员提供了新的查找思路,办案人员联系余姓夫妇,尽可能收集小余当年清晰的照片,通过人工智能手段排查出近百条可疑线索。 专项工作组对小余被拐案进行集中攻坚,克服多重困难,对线索进行分析研判、走访调查,最终在云浮市发现与被拐人员小余高度相似的李某某,后经DNA检验比对,确认李某某就是2001年5月6日被拐走的小余。目前,案件的侦查工作仍在进一步开展中。(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河北省行唐县法学会开展普法宣传“进公园、进企业”活动09-08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郑州市市长督办经开区一村民征迁赔偿款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