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加快婚姻信息统一联网,减少重婚骗婚
无法做到婚姻信息全覆盖的联网查询,不仅为重婚、骗婚等留下空子,也影响其他领域社会治理的推进。 据媒体报道,针对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骗取婚姻登记现象,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民政部将加快推动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加快与法院、外交部、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推动现存婚姻登记历史档案数据补录,完善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库”,积极采取措施,减少重婚、骗婚现象发生。 近年来,有关重婚、骗婚的案例时有曝光。今年1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报道称,昆山一名男子三年内分别和三个女人结婚生子。梳理这类案例的内情,都指向一个相同的问题,即婚姻系统联网不足。 身份信息其实早就在 不同区域、部门之间实现联网通用,乃至异地身份证办理都已成为现实的今天,婚姻系统的联网不足,的确成为当前社会治理、婚姻失信惩戒的一块短板。这不仅对重婚、骗婚等行为存在一定的诱发作用,也会因为无法像身份证信息那样实现全覆盖的即时验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婚姻证明”迟迟难以得到彻底消除。 然而,婚姻登记信息联网的起步,并不算晚。早在2012年7月,民政部即表示已初步建立了国家婚姻登记数据中心,实现了在线婚姻登记和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审查。但在地方层面,婚姻登记信息联网的进度并不算快。2015年8月,上海、陕西等地的婚姻登记信息才在全国实现共享。到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终于基本实现了实时在线登记和联网互通。 但即便如此,目前的婚姻信息联网,仍待继续推进,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库也有待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首先,要做好历史数据的补录工作。我国婚姻登记的电子化进程开启较晚,这意味着,要推动全部婚姻登记信息的联网,必须要将前电子化时代的婚姻登记信息档案“搬上网”。 由于不同的地方,婚姻信息登记的量不一样,电子化记录的时间也不统一,这项工作需要做好不同地方的统筹。如此,才能保证地方间的婚姻信息联网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其次,如果把历史数据补录视为突破婚姻信息联网的纵向阻力,那么,强化各部门间的信息衔接共享,则是突破横向阻力的重要一环。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公民的结婚登记可以在民政部门、乡镇政府、驻外使领馆办理,离婚可以在民政部门、法院办理。 这就是说,目前公民婚姻信息登记主体较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部联网,就必须把这些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婚姻信息导入统一的数据库。 其实,打通不同政府部门的数据孤岛问题已经是社会共识,也已列为国务院需要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即提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多级互联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强化平台功能、完善管理规范,使其具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调度能力”。 因此,加快推进婚姻登记信息的跨地区、跨部门无缝对接、统一联网,不仅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府工作,也是要做到与时俱进的一个必然要求。在科技大大缩短人类时空距离的大背景下,如果还无法做到全覆盖的婚姻信息联网查询,不仅可能会为重婚、骗婚留下空子,也会影响其他领域社会治理的推进,像个人征信、按家庭征税等都或将受此影响。(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