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吨工业盐假冒食用盐 17人获刑3人被罚200万赔偿金
非法销售假盐 被判支付惩罚性赔偿金200余万元 经查明,2015年10月以来,被告人胡某等人在明知工业盐不能食用的情况下,采用碘酸钾兑水添加后假冒食用盐,并以每吨2000元以上不等的价格进行销售。经认定,胡某等人生产的假盐达1193.43吨,销售金额238.68万元,除了被公安机关追回并扣押的95.46吨外,仍有1097.97吨假冒食盐销往昆明市、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境内,销售数量巨大,涉及面广。 2018年11月,鲁甸县检察院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对胡某等17人提起公诉,对胡某、郭某、段某3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该院指控:胡某等人用工业盐翻包为假食用盐并进行销售,其行为已触犯刑法,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胡某等人制假售假的行为侵害了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除依法受到应有的刑事处罚外,还应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 鲁甸县检察院在媒体上刊登公告,督促适格主体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但无组织就胡某等人的侵权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因此,该院依法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胡某等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证据来源合法,证据间有关联性,能够印证检察机关指控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实,予以确认。同时,被告人胡某、郭某、段某的行为损害了不特定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主体适格,程序合法,其公益诉讼请求应予以支持。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 据悉,此次庭审邀请昭通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以及群众代表到庭旁听或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观看,取得较好法治教育效果。(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