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斩断自媒体“黑公关”利益链
据报道,近年来一些自媒体靠“黑公关”获取高额利益,有的一年能收数千万元“保护费”,更有甚者,已经形成媒体矩阵,一篇有偿“黑文”能在微信、微博等10多个平台发布,以达到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效果,让企业闻之色变。腾讯、小米等一批知名企业都曾对自媒体涉嫌“黑公关”提起过诉讼。 从沟通客户需求,到策划写作“黑文”,再到成文后不惜通过各种手段寻求传播媒介扩散,进而制造网络热点,最终达到舆论攻击的目的,如今自媒体“黑公关”已经发展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一乱象屡禁不止,一方面是因为违法成本较低、收益巨大,一些自媒体为了经济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另一方面是因为“黑公关”犯罪手法多样、交易隐蔽,取证不易,增加了监管部门的执法难度。 从产品角度看,任何一个品牌的建立,都凝结了企业筚路蓝缕的创业史,沉淀着消费者的情感寄托,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市场口碑。自媒体“黑公关”通过捏造企业负面新闻,牟取巨额利益,不仅侵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伤害了企业苦心经营多年的品牌形象,还干扰了正常的创业、创新环境。许多企业一边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一边还要和造谣侵权者打官司,浪费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会成本。 对于自媒体“黑公关”这一社会公害,监管部门不能听之任之,应果断出手、依法惩治,对违法者形成有力震慑;自媒体平台也要落实好主体责任,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对重点账号的监管,从而彻底铲除自媒体“黑公关”的生存土壤。(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河北省行唐县法学会开展普法宣传“进公园、进企业”活动09-08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郑州市市长督办经开区一村民征迁赔偿款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