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聘者签完合同就被劝辞 原是中介设置骗局
正义网昆山1月25日电(通讯员 唐慧玲)冒充公司名义,在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知名网站发布虚假招聘广告,利用招工实施诈骗。2017年12月15日,江苏省昆山市检察院依法办理了一起线上招工诈骗案,起诉犯罪嫌疑人20人。 2017年7月,警方陆续接到多起报警,被害人在互联网上投了简历接到面试邀请后,通过面试签订了合同,随后马上发现工作不理想,想要赎回押金,中介不肯退。原以为是普通的劳务纠纷,但随着同类案件的多次出现,背后藏着的真相被揭开。 速战速决 骗局设置一个字“催” 小刘是一名刚刚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在智联招聘网上投过简历,想要找份软件测试的实习工作。2017年8月,她收到一封某集团公司的面试邀请邮件,根据邮件信息,她来到昆山某写字楼面试。一起面试的人大约有二三十人,在做完简单的笔试后,面试轮到小刘已经到了中午。 一名唐姓科长负责面试小刘,但令小刘感到奇怪的是,面试问的问题与工作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就在小刘疑惑时,工作人员已经把她引到了ATM机旁,让她取出2600元作为押金,而稀里糊涂的小刘在还没有看清合同内容的情况下就被催促签了字、交了钱。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完全处在快节奏中。 随后剧情立马出现了反转。又有一名工作人员在把小刘带去测试的路上,“好心”提醒她这是家管理公司,不是直招,属于代招,小刘被骗了。违约后果要赔偿两个月工资。这下小刘懵了,难怪公司没有任何招牌。一想当时自己写的工资是4500元,两倍岂不是要9000元,顿时慌了神。 看到小刘慌张的表情,这名工作人员假意为她着想,主动去帮她找负责人,一阵商量后决定小刘不用付违约金,但押金要作为对公司的赔偿,并在合同背面写上不要这份工作的理由。看似逃过一劫,可回去后越想越不对的小刘决定还是报了警。 团伙作案 诈骗流程一条龙 经过排查,像小刘这样的被害人有六十多名,涉及全国多地,有的是特意从外地赶来面试的。而这个犯罪团伙为吸引求职者,多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置窝点,流窜作案,影响恶劣。 据了解,这个诈骗组织内部分工明确,每个犯罪嫌疑人扮演不同角色,已然形成招聘业务的一条龙流转。犯罪嫌疑人首先冒用公司名义开设账户,并在智联、前程无忧等网站上发虚假的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前来面试。继而假装面试成功聘用对方,并在求职者没有看清合同条款的情况下催促求职者签订劳务中介合同。随后以须缴纳测试电脑使用押金或底薪担保费等名义,要求求职者缴纳1000—5000元不等的费用,待求职者交钱后,再以各种理由劝说求职者毁约,放弃押金,并由专人出面解除合同、拒绝退还押金。这时,如果被害人提出报警就会被犯罪嫌疑人恐吓。 据被害人许先生回忆:“当时提出报警就有人来警告,说之前两个面试的不懂事报警被揍得很惨。”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许先生没有报警回了家。(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河北省行唐县法学会开展普法宣传“进公园、进企业”活动09-08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郑州市市长督办经开区一村民征迁赔偿款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