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完成20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
新华社拉萨12月12日电(李键、陈尚才)记者12日从西藏自治区群艺馆获悉,西藏近日完成10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至此,西藏已完成藏戏、藏族天文历算、藏药炮制、藏香制作技艺等领域20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是文化部2015年启动的文化工程,其记录对象为所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并且优先记录年满70周岁以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要求采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艺人们掌握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 西藏自治区群艺馆馆长敖超介绍,针对不少艺人年龄趋大现状,西藏于2015年启动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项目主要通过口述片、实践片、传承教学片、综述片和工作卷宗等五部分反映传承人的技艺,每名艺人的抢救记录工作投入在40万元左右。 据了解,西藏目前有8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主要在传统舞蹈、藏戏、天文历算、藏医药等领域。今年年底,西藏将再启动10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河南通报:正厅级张国伟,主动投案09-15
- 郑州市伏牛南路信阳炖菜赌博窝点屡禁不止是何因?09-15
- 河北省行唐县法学会开展普法宣传“进公园、进企业”活动09-08
- 河北白洋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恶意欠薪长达4年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承揽日照钢铁拆除工程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