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好政策,更要我们自力更生——西藏林芝藏族群众话小康
新华社拉萨12月7日电(陈尚才、李键)“全面小康,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更需要我们自力更生。”林芝米林县邦仲村村支部书记伍金次仁告诉记者,明年你再来时,我们的边境小康示范村就会出现在眼前。 邦仲村坐落在林芝米林机场旁边,属藏族、珞巴族、汉族共居村,全村165户605人,是米林县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和“平安村”。 整齐的藏式院落、纵横交错的水泥路,崭新的幼儿园、现代化的商铺、家家房顶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展现出这个新型乡村的新面貌。 “我们要响应号召,乘着好政策的东风,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带领老百姓致富。对此,我充满信心。”村支部书记伍金次仁说。 谈到脱贫奔小康话题,村民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从村民扎西顿珠不太流利的汉语中,记者听明白: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邦仲村没问题。跑运输、打工、家庭旅游、林下资源采集、发展商业饮食等等,办法很多! “不仅这样,我们还有产业,菜篮子工程、边境小康村项目、机场商贸物流园、江心岛科技示范园、酒店会展项目等。”村主任罗布补充说,“村里人人都在致富奔小康”。 产业带动就业,更促进脱贫。据介绍,截至2016年底,邦仲村群众年人均纯收入达16900多元,在全村建档立卡26户贫困户,全部可以通过产业扶贫、转移就业和结对帮扶等实现脱贫。 在村民达瓦家的两层藏式小楼里,彩电、冰箱、洗衣机、消毒柜等家电一应俱全,窗台上海棠、菊花开得正艳。达瓦开心地说:“现在党的政策好,自治区‘安居工程’帮助我们住进了这么漂亮的新房子,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像达瓦家一样,邦仲村165户人家都统一盖了美观的现代化藏式民居新房。“我们不但要建设好家园,还要替祖国守护好国土,玉麦的卓嘎姐妹是我们的榜样。”聊到热烈时,村民白玛自豪地说。 在你一句,他一句的聊天中,不觉天色已暗。“有产业、稳增收,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想想心里就美。”这是邦仲村群众说得最多的话。(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