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人格权”写入报告 彰显人民至上执政理念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针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代表们认为,这体现了党对人民权利的高度重视。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提出,是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相适应。”十九大代表、法学专家薛济民说,在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之后,对人格尊严的需求更加强烈。十九大报告将保护“人格权”写入,彰显国家对人民各项合法权益的全面保护,满足人民的新期待、新愿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涉及保护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案件不断增多,特别是互联网环境对个人信息安全、隐私权保护、人格权商业化利用等提出了严峻挑战。 “报告明确加强对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保护,接下来,要在立法、执法、司法等领域配套措施跟进。”十九大代表、江苏靖江市人民法院副院长陈燕萍说。(记者姜潇、丁小溪、杨绍功)(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邓州市政府招商设陷阱 一外地女商被骗780万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