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楷模精神转化为投身公安事业的不竭动力 “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
10月9日,公安部举行第二期全国“公安楷模”发布活动,我有幸在现场目睹了楷模风采,聆听了楷模讲述,深受震撼和感动。公安楷模是新时期公安队伍中最杰出的代表,集中体现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政治本色。 这次发布活动,我局副局长、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刘忠义获选公安楷模。在他身上,闪耀着很多珍贵的刑警品质。 他有强烈的担当精神,无论哪里发生大案,他拎包就走,不管时间多晚、路途多远,马上奔赴现场;他有专业的破案本领,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他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在大要案件侦查中总能成为专案组的主心骨和顶梁柱;他有朴实的为民情怀,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平安放在首位;他有低调的处事风格,对老专家们特别尊重,也重视在基层队伍中发掘、培养人才。这些珍贵品质是公安队伍代代相传的政治基因,是融入血脉的警察之魂,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接力传承。 楷模是旗帜、是方向、是动力、是鼓舞。我要以公安楷模为榜样,始终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自觉践行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做好打击犯罪各项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平安和谐。 ——坚定理想信念,做党和国家利益的捍卫者。通过学习楷模精神,我更加清醒地领悟到,理想信念是楷模们的政治灵魂,引领着他们的人生航程,是激发他们奋勇前进的强大力量。学习楷模精神,就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将“四句话、十六字”作为自己从警的座右铭,知行合一,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树立全局视野,做公安事业发展的促进者。刘忠义从事的是侦查破案工作,心念的是化解群众积怨、维护国家形象;黄文祝从事的是派出所的琐碎工作,心念的是促进民族团结、保卫国家安全;李浏华从事的是缉毒工作,心念的是世界毒品犯罪形势和中国禁毒治毒全局。学习楷模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这种大胸怀、大格局、大眼光,站在本岗谋全局。 ——扎根本职岗位,做群众平安幸福的守护者。要以人民利益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树立“一生就干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到极致”的思想,心无旁骛地投入打击犯罪工作,认认真真办好每一起案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严格修身律己,做清廉正派的践行者。只有克制住自己,才能克制住敌人;只有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走得长远,才有资格担当重大责任。“仁人者,正其谊不牟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我们要严于律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强化作风养成,努力做一名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干净纯洁的共产党员。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黄小丛(《时事报告》杂志社主任编辑) 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中宣部宣教局一项长期的工作抓手。近年来,我们连续推出一批时代楷模,其中有很多公安民警。这些楷模人物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学习宣传楷模人物的先进事迹,对在全社会弘扬正气、伸张正义、驱走邪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选树的典型有很高的科学性、艺术性。楷模人物事迹各有特点,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如刑侦专家刘忠义事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带领民警破获了在全国范围内造成重大恶劣影响而长期未破的多起疑案、积案、悬案;北京社区民警黄文祝的事迹特点是带着满腔的真情,为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促进了“民族大团结、维汉一家亲”;吉林市特警支队技术大队大队长朱建民,是一位“一个失误,下一秒就不知发生什么”的拆弹专家……总之,选树的楷模,事迹很有代表性、典型性,体现出公安宣传系统有着很强的统筹策划意识。典型人物宣传比较忌讳笼统一把抓、分不出重点,尤其是对人物的事迹,忌讳堆砌罗列、重样雷同。这期公安楷模人物的宣传报道的特点,就是在纷繁复杂的事迹材料中写出了不平凡。这是公安宣传部门很好把握新闻规律和受众接受规律的一次生动实践。#p#分页标题#e# ——报道很接地气,看后感觉可信、可敬、可爱、可学。比如写排爆专家朱建民有这样一个细节,让人记忆深刻,说他在拆炸弹剪导线时,心里活动经常是“一剪子一去一闭眼,好!没响!”这种传神的描述,读后让人身临其境,能抓住读者的心,有很强的感染力。作者是站在老百姓的视角来写英雄人物,把先进典型人物还原到了现实,看似平凡,却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拉近了楷模人物和读者的距离。 ——语言的运用有独到之处。这次公安楷模事迹的宣传报道,尽可能采用典型人物自己真性情的语言,善于用鲜活的时代语言为事迹增色,有穿透力。像刘忠义在回答“为什么不休息休息”时说的,“假如被害人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怎么办?把一个个冤魂送上天堂,是我的使命。”这样的语言是人民警察的良心和高度负责精神的体现,打动人心。 ——数字的运用有说服力。比如在总结刘忠义的贡献时,用到这样一个数据——2017年1月至9月,全国疑难命案积案破案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9%,这使他的贡献跃然纸上。在事迹报道中,我还看到这样一个数据——2016年,全国有362名警察牺牲,这意味着“一天就有一名民警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这些数据是广大公安民警无私奉献的有力证明。 迅速掀起学习楷模热潮 李春阳(江苏省扬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10月9日,公安部集中发布了5名公安楷模的先进事迹。作为地方公安机关,我们将结合扬州实际,迅速掀起学楷模、争看齐、保平安、树形象的热潮,努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选树什么样的典型,就是树立什么样的标杆。近年来,扬州公安机关坚持以典型凝聚警心、激励斗志,以典型引路导航、示范带动,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扬州公安特色的、以典型引领队伍、推动工作的新路子,队伍建设、公安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扬州市公安队伍中先后涌现出了5名一级英模、8名二级英模。扬州市公安局党委始终把选树先进典型向一线倾斜,注重为广大民警树立身边的标杆。我们设立了扬州最美警察、扬州最美辅警、扬州最美警嫂、十佳青年民警、十佳女民警、十佳老黄牛式民警、十佳军转干民警等18个先进典型类别,建立起了以基层一线实战民警为主体的先进典型荣誉体系。 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就是要在队伍中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公安楷模的事迹可信、可亲、可敬、可学,深深影响公安民警的价值追求。我们将组织全市民警深入把握公安楷模的精神实质,向他们忠诚于党、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看齐,向他们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公仆情怀看齐,向他们不怕牺牲、恪尽职守的优良品德看齐,向他们团结协作、创先争优的敬业精神看齐。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先进典型既要立得住,也要传得远。我们坚持新闻宣传、理论宣传、文艺宣传、社会宣传联动,通过座谈会、研讨会、巡回宣讲、公益广告等形式,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手段,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格局,让时代楷模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成为民警心中的“偶像”,成为全体民警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 公安楷模精神可敬可学 段林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公安部发布的第二期公安楷模来自不同地区、警种,他们以自身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忠诚信念、担当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时代内涵,具有很强的引领性、示范性,他们不愧为全国200万公安民警的杰出代表。 忠诚是人民警察的第一操守,是公安队伍代代相传的政治基因,是公安民警在生死、是非、善恶与苦乐面前分清对错、主次、先后的行为指南和精神支柱。#p#分页标题#e# 忠诚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思想自觉,是牢记使命、听党指挥的行为自觉,是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对公安事业的炽热情感。 这次当选的5位公安楷模的突出特点就是,他们能够坚守忠诚的职业灵魂,能够将绝对忠诚的思想自觉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行为自觉。他们心中都有为党为民的大我情怀。公安楷模们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他们对公安事业真情挚爱、无怨无悔的职业态度,都来自于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担当精神。 公安队伍是一支英雄辈出、正气浩然的队伍。每位楷模的身上都具有舍生忘死、不惧艰难的高尚品德,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顽强拼搏、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为党和人民利益而战的战斗精神。刘忠义的“破案上瘾”,朱建民“把炸弹抱在怀里一个多小时”,朱振龙破获大案积案的执着坚守,李浏华的“必胜的决心”,无不体现了公安队伍生生不息的英雄基因。他们身上还体现了新时期公安楷模的一个突出特点: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精于钻研、勇于创新。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公安楷模的英雄气概是有人性、有温度的。比如,朱振龙在抓捕瞬间对犯罪嫌疑人孩子稚嫩心灵的保护,体现了新时期人民警察的人情味。这也是楷模精神能够引起强烈共鸣的可贵之处。 把握方式方法 取得良好效果 张洋(人民日报社政文部记者) 谈及公安,人们有很多种印象。面对歹徒,他们是刀尖上的战士;面对灾难,他们是逆行的英雄;面对各种邪恶势力,他们始终是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坚定捍卫者。从宣传报道的角度来看,“弘扬公安楷模精神”这几个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公安楷模”这个客观主体,另一个是“弘扬精神”这个主观形态。 这个时代不缺乏“英雄”。在一个个事迹、一篇篇报道推出后,如何使其深入人心、让人铭记?这是当前亟须思考的问题。 怎样才算是“弘扬”?在我看来,只有社会各界能够通过我们的典型宣传有所悟、有所学、有所行动、有所改变,才算是真正的弘扬。 ——放大特殊性。各行各业都有典型人物,比如岗位能手、爱民模范。这些典型都有优秀品质,比如忠诚、为民、奉献、敬业。但具体到每个人,他们又是不一样的。如何让他们的事迹传播开来,让他们的名字被人们熟知和铭记,关键就是要在共性特征中找到各自的特殊性。拿公安民警来说,面对危险冲得上去,面对灾难义无反顾,这是其他岗位不可能拥有的经历。抓住这些关键性的时刻,展示民警的生死抉择,彰显忠诚担当,这就是不同于其他行业典型的特殊之处。《湄公河行动》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它把精神、人物融入具体的案件中,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在巧妙的故事设计中让观众自然而然感受到“公安民警是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在生动的情景阐述中自然而然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有品牌意识。如今,我们周围有太多的英雄模范,也有太多值得弘扬的优秀品质。在弘扬公安楷模精神的过程中,在物色人选的时候要有“眼力”,宣传弘扬的时候要“有层次”。 ——唤起受众对公共社会的更多关注。宣传弘扬是一个让人被动接受的过程,关键在于受众是否乐意接受,甚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主动传播,这是宣传弘扬的最理想效果。只有唤起广大群众对公共社会的关注,他才有可能听你说什么,对你推介的英雄模范、弘扬的精神品质感兴趣。 当我们弘扬公安楷模精神的时候,首先应该去思考为什么要弘扬、弘扬它的时代背景是什么?答案是“平安”二字。如果大家都对平安有所关注、有所了解,就有可能对公安工作、对广大民警产生兴趣。因此,在弘扬公安楷模精神的时候,不妨先从“平安”二字着手,从这个大背景多作考虑。#p#分页标题#e# 伟大梦想需要忠诚守望 谢沁立(天津市公安局民警、作家) 作为公安作家的代表,我对公安楷模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因为我既是他们的战友,又是他们从警故事的记录者、他们博大胸怀的见证者。 这次发布的5位公安楷模,他们以一组英雄群像的姿态代表着全国200万公安民警的时代风采。他们有的是攻坚克难、立下赫赫战功的刑侦专家,有的是扎根社区、服务群众的爱民模范,有的是冲锋在前、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拆弹专家,有的是打击犯罪、守护正义的破案尖兵,有的是与毒品犯罪斗争到底的缉毒利剑。他们长期奋战在公安一线,在服务中实现价值,在执法中彰显公正,在严明中塑造形象。这5位公安楷模以及历年评选出的公安英模一起,让全国200万公安民警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共同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属于公安民警的满意答卷。 作为一名公安作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警察、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反映民警情怀,讲好警察故事。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 我侧重公安题材文学创作已有5年,我带着真情走进他们,去轻叩他们的心扉,才将那些零散的画面拼成了一部看似平淡、实则绚烂的长卷。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基层民警,他们日复一日地进民家、知民情、解民意、救民难。为了写好他们,我跟着派出所民警一起出警,看他们处理社区里的纠纷;跟着110接警民警接听电话,感受民警的镇定;跟着水警一起打捞水中的尸体,跟着网安民警一起捕捉网上的犯罪痕迹,跟着看守所民警一起到监室,体会他们工作的甘苦……只有这样,当我在电脑上敲击与他们有关的文字时,那文字才有了温度。 2015年,我参加了公安部宣传局和中央电视台合办的《忠诚的足迹——2015公安特别节目》的撰稿工作。在那段日子里,我阅读了全国公安系统大量文字资料,有机会采访到全国许多优秀民警。一次次战役式的采访活动,培养了我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巧于提炼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用真情之笔为公安民警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爱警,深植在心底;写警,永远在路上。 让优良传统代代赓续 振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我于2009年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校期间参加上海世博会安保任务时,因救人负伤荣立个人三等功。2014年,我保留研究生学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幸成为海军“辽宁号”航空母舰机电部门的一名战士。可以说,从我由一名普通高中生转变为共和国预备警官的那一刻至今的8年时间里,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部队,楷模文化和英雄情结都对我的个人发展进步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我最美好的青春岁月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公安楷模是当代公安院校学生立德树人的好榜样。公安院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一方面,我们具有与其他普通高校青年学子同样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诸如热衷于接受新鲜事物,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个性张扬、思维活跃等;另一方面,学校对于我们在理想信念、作风纪律、日常养成等方面的要求又高于我们的同龄人。要让成长在网络时代的青年学子在短时间内实现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认同,培养坚定的政治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单靠传统的说服教育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能够打动人心、触动灵魂的方向性引导。公安楷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凝练和具体展示,集中体现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情操、精湛的业务水平,言行如一的他们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正面引导。 公安楷模是当代公安院校学生成长的活教材。在我们看来,能够成为楷模的警察,那必定是“身怀绝技、与众不同”的好警察。一个楷模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他所在岗位的专家。如果问,校园里的预备警官们最缺的是什么?我的答案便是实战经验。如果再问,最有实战经验的警察是谁?毫无疑问,是我们的楷模前辈们。#p#分页标题#e# 公安楷模是当代公安院校学生献身事业的“引航灯”。对于年轻预备警官们而言,常常摆在内心深处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献身公安事业,如何当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警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已经很明确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就是如何让这一要求真正融入预备警官们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追求中。我代表在校园里茁壮成长的后辈向楷模前辈表达最崇高的敬意,我们一定会传承好楷模精神,让优良传统代代赓续!高 (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下一篇:弘扬公安楷模精神研讨会召开
- 上一篇:那个令毒贩闻风丧胆的“大微”走了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