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雅之家 儒食文化
本网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或许,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孔老夫子也并未想到,如今在他的儒学圣地曲阜,竟如此传承沿袭着他的大雅之家儒食文化。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海纳百川,兼蓄珍馐。儒家千年流传的好客之道与饮食之礼浇灌在曲阜之家的盛宴上,让诗与书与礼谱写进美食旋律中的是那一息儒韵的飘香。 孔府菜之名因其出自孔府而得,由孔府历代名厨精心创制而成,无论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亦或宫廷与民间的搭配,精致奇巧、大气典雅,文化已深深融入这座古老圣城的美食之中。 孔子教子孔鲤学诗礼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一盅“诗礼银杏”以梨为主,菜中银杏取于五十三代“衍圣公”孔治建“诗礼堂”前的两株银杏,故得其名,此为美食中之诗。 据说,在孔子诞生之前,曾有麒麟现世。麒麟嘴里叼着一块玉石,玉石上撰有古文:“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的母亲及里人都见到此麟,颜氏还将一条丝带系在了麒麟的犄角上面。“麒麟玉书”由此而来,此为美食中之书。 无孔不成席,除了“诗书礼”,新概念孔府菜中还包含了其他有趣的菜品,比如七十五代衍圣公生性好食鸡,孔府主厨取西瓜,将两只小雏鸡放入瓜壳内,煮熟即成,取名“西瓜鸡”。衍圣公认为名称不雅,就将此菜更名为“一卵孵双凤。”现今,此道美食已为白玉萝卜配以乳鸽、鸡肉,秉承了新概念孔府菜的养生理念。 曲阜,一座因孔子而扬名海内外的东方圣城,一座因儒家思想而泽被后世的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人们怀着对孔子的崇敬,将孔府家宴传承下来,并不断在创新的路上前行着,让人们能时刻感受到齐鲁儒家文化的历史印痕。(责编:李凤伟)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下一篇:从“零起点”教学 看启蒙“慢”艺术
- 上一篇:慈心一日捐 共筑慈善梦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