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国际合作是反腐败的有效手段
原标题:国际合作是反腐败的有效手段——访国际反腐败学院院长马丁
本网讯 维也纳11月19日(记者王腾飞 刘向)国际反腐败学院院长马丁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国际合作在反腐败斗争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反腐败的有效手段。 国际反腐败学院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郊外的拉克森堡,旨在提供反腐败教育和专业培训,促进对有关腐败现象的研究,提供打击腐败的技术援助,并促进反腐败国际合作与交流。 马丁说,人们过去仅仅把反腐败斗争看成一个国家内部的事务,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反腐败问题才被视为是一个国际性问题。“自那以后,我们认识到,要想有效地开展反腐败工作,就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国际反腐败学院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与国际刑警组织签署的相关协议于2010年9月建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国际反腐败学院有助于反腐败斗争的国际化、网络化和专业化。 马丁说,到目前为止,无论在国际还是地区层面,在反腐败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法律框架已经逐步建立起来。 2005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正式生效,成为首个全球性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书。该公约借鉴各国、各地区反腐败经验,对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制度措施、追赃和追逃等国际合作做了全面规定。中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 今年7月,中国公安部部署开展“猎狐2014”专项行动,缉捕境外的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自行动开展以来,已有288名经济犯罪嫌疑人归案,其中126人主动自首。 谈到中国政府开展的海外追赃追逃行动,马丁表示,中国的反腐败行动有很大的潜力,但也会面临不少挑战,因为腐败很难在短期内被彻底根除,这一点对于所有国家都是相同的。“反腐败斗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近日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上,与会成员领导人同意建设反腐败合作网络,返还腐败资产,拒绝为腐败官员提供避罪港。 谈到国际反腐败斗争的前景,马丁表示,由于各国的法律系统不同,国际反腐败合作仍面临不少挑战。但总体来说,他对反腐国际合作未来的发展持乐观积极态度。 |
- 下一篇:农村课堂也有“洋”味
- 上一篇:党报:有人觉得反腐太严 感叹“官不聊生”
- 河北省行唐县法学会开展普法宣传“进公园、进企业”活动09-08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郑州市市长督办经开区一村民征迁赔偿款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