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检: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未来有可能判死刑
本网讯 韩耀元: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未来有可能判死刑
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高级检察官韩耀元做客强国论坛,以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与打击渎职犯罪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韩耀元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尽管以往的环境污染刑事案件中没有判死刑的报道,不等于说以后就永远没有。 韩耀元介绍说,根据《刑法》的规定,环境污染犯罪主要包括三个罪名:一个是污染环境罪,按照刑法第338条的规定,最重可以判7年有期徒刑。第二个罪名是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根据刑法第339条第1款规定,最重可以判处15年有期徒刑。第三个罪名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根据刑法第339条第2款的规定,最重可以判10年有期徒刑。 但是根据这次“两高”发布的环境污染司法解释第八条的规定,对于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含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物,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犯罪定罪处罚。那么,根据该条的规定,对于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含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物的行为,有可能适用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的规定,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可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 仝宗莉)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邓州市政府招商设陷阱 一外地女商被骗780万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