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超市为何多次被“顺”走东西
本报讯(记者肖凤珍 通讯员杨阳洋)近日,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检察院就无人超市货品系列被盗案向辖区某民营企业发出检察建议,此次检察建议采取“面对面”宣告送达方式,该院副检察长当面宣读,企业主管现场签收,彰显了检察建议的公开性和监督刚性。 据了解,这次检察建议始于2020年3月该院受理的一起刑事案件。当时,宋某带女友到昆明旅游,短短9天时间,他5次“顺”走某无人超市1400余元商品,于是被公安机关以涉嫌盗窃罪提请检察机关逮捕。 办案检察官审查后发现,宋某接受过高等教育,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也不错,而且没有犯罪前科,为什么为了这点东西铤而走险去盗窃呢?检察官带着疑问提审宋某。经审讯得知,宋某原本只想贪点小便宜,没想到酿成了大错,他对自身行为悔恨不已。 随后一段时间,该院又多次接到类似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家庭背景都不错,涉案金额普遍较小,且全部为初犯、偶犯,所涉犯罪均发生在自助结账模式的超市,盗窃案的多发让检察官深感痛心。为此,办案检察官多次到该超市亲自体验和细致观察,他发现无人超市作为创新之举,在提升客户购物体验的同时,也有一些管理上的漏洞,致使盗窃事件易发且多发。 该院据此起草了检察建议,指出“无人超市”自助结账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技术漏洞,包括自助结账区域缺乏规范化管理、防范措施不到位、监控设备有盲区、盗窃行为发生后应对措施消极等问题,从“提出问题更具针对性”“整改措施更具可行性”两方面入手,列举相关整改措施建议,依法保护企业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 公开宣告仪式还邀请了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三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接过检察建议后,该民营企业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对企业管理漏洞提出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将从数据科技创新实践、设备预防警示能力提升、增加人防配比等方面整改,减少案发率,承担企业应有社会责任。 建议宣告送达后,该院还与该民营企业负责人签署了《平安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备忘录》,在完善经营场所法治建设、共同做好法治宣传、建立法治交流平台等达成共识,为后续跟进检察建议落实搭建了良好平台。(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