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时评]六百岁紫禁城的魅力与活力
每当夕阳西下,北京景山公园的万春亭总是挤满摄影爱好者。从这里鸟瞰,故宫红垣溢彩、黄瓦流光,大气磅礴尽展眼前。如今,故宫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地标,无论是春天花开、冬天雪落,还是新上了专题展或文创品,都有很多人专程去“打卡”。历史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故宫正是这样一个重要窗口。 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宫,紫禁城是中国古代传统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其形制延续了从西周开始的“择中而立”“九经九纬”的宫城模式,同时又融入了明清两朝建筑师的匠心独运。一条中轴线在众多殿宇中贯通而过,与北京城的中轴完美重合;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宫城周围环绕长3400米的宫墙,四个角楼八面玲珑,精巧美观。学者单士元在《故宫史话》一书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称故宫是“民族建筑艺术集大成,其工程之艰巨、规模之宏伟、工艺之精巧、创造性之丰富为世界所罕见。它不仅是东方的瑰宝,也是世界上的奇迹”。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这是全国文化遗产和博物馆领域的一件盛事。1925年10月10日这一天,神武门的门洞上悬挂上一块匾额:故宫博物院。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制定了古建筑修缮的第一个五年治理与抢险规划,让“灰头土脸”的紫禁城明亮了起来。1961年故宫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显示出它在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故宫博物院发展到今天,现有藏品总量已达180余万件(套),院藏文物体系完备、涵盖古今、品质精良、品类丰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印记,成为中华民族记取传统、传承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穿越历史的烟尘,经历岁月的洗礼,紫禁城不仅外观依然巍峨雄伟,文化影响力也有了更大提升。进入新时代,故宫博物院在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公共事业等方面取得卓著成绩。“石渠宝笈特展”引发“故宫跑”,端门成为“数字博物馆”,文创产品成为“网红”……这些无不说明,故宫正变得愈发有魅力、有活力。从危旧故宫转为平安故宫、数字故宫、学术故宫、活力故宫,壮美的紫禁城已经随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焕发新生。这一变化,是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生动写照,这背后,是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各部门各单位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是大批专家学者的智力支撑,是一代又一代故宫工作人员的典守珍护。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好紫禁城、建设好故宫博物院,是事关坚定文化自信、保护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重大任务。加强文物保护,提高研究能力,推进合理利用,故宫必将散发更大的光芒,为新时代文化建设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下一篇: 长效监督加持,知识问答才不会走偏
- 上一篇:[北青报]"想象力跟不上科技"当反思功利教育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