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卡"黑中介":境外电信诈骗黑产上的罪恶一环
大案告破!团灭!银行卡“黑中介”浮出水面:境外电信诈骗黑产上的罪恶一环! 近日,一个在境内办卡,在境外实施诈骗的特大买卖银行卡犯罪网络被警方侦破,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600多名,缴获银行卡11000多张、企业对公账户1800多个。这是近年来,公安机关一次性抓获贩卡人员和查扣银行卡最多、成效最大的集中打击行动。 警方抓获600多名犯罪嫌疑人 缴获银行卡1.1万多张
这些摆满了整个会议室的几千套银行卡,是警方在广西凭祥市内一个窝点内查获到的。贩卖银行卡的团伙成员,当时正准备将这些银行卡,打包运往境外,提供给在境外从事电信诈骗的人员使用。
广西崇左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 何伟:这一次缴获的4500多套银行卡,和600多套的企业对公资料,在国内应该是相当罕见的。
这些准备被送往境外的银行卡,并不是一张张单独的银行卡,而是与手机卡、U盾等组合在一起的成套银行卡,这些成套银行卡被分为“小套”和“大套”两大类,其中,包含有私人银行卡、手机卡、U盾、身份证“四件套”称为“小套”,而同时含有公司营业执照、公司印章、银行卡、对公账户的则称为“大套”。
警方通过前期侦查发现,这些成套的银行卡,在近几个月内,从全国各地汇集到了广西凭祥的一家快递公司内。这家快递公司的法人蒋某某,有过在菲律宾工作的经历,在收集好银行卡后,快递公司安排人员将银行卡运到越南,再通过越南空运到菲律宾,最终流入东南亚各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窝点。
犯罪嫌疑人 蒋某某:刚开始是很少的,可能就十几张,二十几张,十几天给他们运一次。因为量不够的话,你给我的钱不够,这一趟过去会赔钱,就不做,一直把货在这儿囤着。后面的话,反正他们那边发展客户,可能就是看我这儿可以运过去,慢慢客户就多了。
通过倒查和审讯,警方发现,在蒋某某贩卖银行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涉及全国27个省市区的特大买卖银行卡犯罪团伙,今年4月28日,公安部指挥各地警方统一收网,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631名,缴获银行卡11220张、企业对公账户1886个,查扣一大批手机卡、U盾、公章等涉案物品。
“黑中介”买卖银行卡牟取暴利
不用干活,只要去帮忙签个字,就能每天挣200元钱,还按照50元一天的标准补助吃住,那么这个所谓的签字到底是干什么呢?几次追问后,这位中间人才告诉记者,所谓的签字,就是让记者跟随他们去广州市,以法人的身份,去工商部门注册空壳公司,去银行开设企业对公账户,办理成套的银行卡,然后以2000元一套的价格卖给他们。
这些所谓的中介,从办卡人那里购买到对公账户、成套银行卡后,又会将这些银行卡卖到哪里呢?
以2000元一套买进的所谓“大套”银行卡,最终以15000元左右的价格卖到境外的电信诈骗团伙,如此高额的利润,驱使着黑中介们铤而走险。而警方仅以广西凭祥市蒋某某这一个窝点为线索,顺藤摸瓜,就在全国27个省市区查获出了567个买卖银行卡的窝点。
广西崇左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 何伟:像蒋某某这个团伙,他们单单是转卖银行卡,从中赚取运输费,每个月的利润都会突破一百万元。
警方发现,这些自己开卡、自己卖卡的人有主要有两大类。
河南博爱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队长 张珲:一种是年轻人,包括大学生,或者是二十多岁的;另一种人是赌博的,或者是好吃懒做的。
而在这些黑中介买卖银行卡的过程中,还催生出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银行卡人质”,就是开卡人在卖出自己银行卡后,去境外的诈骗窝点,为这些银行卡充当“人质”,以防止卖卡人或者卖卡的中介,采取挂失银行卡等手段,截取诈骗分子诈骗来的资金,也就是所谓的“黑吃黑”。嫌疑人柳某某就是这样一名为银行卡充当担保人的“人质”。
柳某某向警方透露,之所以选择去境外做银行卡担保人,就是因为自己去做担保人,比纯粹卖自己的银行卡能获取更多的报酬。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研究室教授 刘仁文:如果明知道对方要利用这些信息去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你仍然把这些信息贩卖给对方,这个有可能构成共同犯罪。那么共同犯罪的话,他就要承担刑事责任,这是第一个层次。
(责任编辑:刘晓方)
|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邓州市政府招商设陷阱 一外地女商被骗780万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