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4名出租司机落实社保心愿 南通中院司法建议惠民生
本网讯 本报讯(记者 朱 旻 通讯员 顾建兵)“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全县实施出租车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全覆盖工程,目前海安524名出租车从业人员已全部参保。”近日,当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陆燕红就一份司法建议进行跟踪回访时,海安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元春说道。据了解,这一让海安数百名出租车从业人员同时受益的重大改革,乃是缘于该院发出的一份规范出租汽车行业运行机制和劳动关系的司法建议书。 2006年12月,吕某与海安县海阳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签订承包经营合同,取得出租车辆使用权。2009年5月9日,吕某聘请王金喜为其出租车做二驾。2010年2月8日,王金喜驾驶该出租车在送客过程中,坠入河中不幸身亡。王金喜的妻子冯女士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确认王金喜与公司间存在劳动关系,该委确认王金喜与公司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冯女士不服仲裁裁决,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南通中院审理认为,出租车公司应当和其他用工单位一样承担用工成本,在获得经营利润的同时应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而本案中,海阳汽车出租车公司所有出租车司机均未享受到社会保险待遇,致其劳动保障权利严重受损。根据出租车司机与公司之间法律关系特征及有关政策精神,王金喜相对于出租车公司在人格上、经济上均有一定的从属性,其提供的劳动亦属于出租车公司经营业务的组成部分,故二审法院最终认定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劳动关系。该案系南通首例确认出租车公司与司机存在劳动关系案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2011年度全省法院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 虽然该案已审结,但从中折射出的出租车司机负担沉重、无社会保障问题却引起了办案法官的深思。为此,南通中院在该案判决后向南通市交通局运输管理处、海安县交通运输局发出了司法建议,要求加强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规范出租汽车行业运行机制和劳动关系,履行用人单位应尽的法定义务。 “我们收到法院司法建议书后极为重视,认为法院指出的问题确实存在。为破解这一行业难题,我们在全县推出由企业适当让利,吸引驾驶员自愿参保的做法。同时,为了规范企业的行为,运管处还将全员参保纳入出租车管理的考核体系,要求4家出租车公司必须将驾驶员作息时间、保险福利等双方权利义务内容均写入合同。”张元春介绍说。 (原标题:524名出租司机落实社保了心愿 南通中院司法建议直接惠民生) |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