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观察|案例是最好的法治"教材"
●两会观察 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分别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两高的工作报告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些热点案件。 案例是最好的法治“教材”,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需要通过案例来供给;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仰,需要通过案例来强化。今年的两高工作报告,特别强化了一些热点案件内容,正是为了回应人民群众对热点案件的关注。通过讲解这些案件的办理过程和结果,一方面可以让人民群众看到司法机关为公平正义所作出的艰苦努力,提高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支持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人民群众看到司法机关在办案时所秉持的客观公正的立场,看到司法机关通过办案所彰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到法律的公正和威严,以此让公平正义可知可感,实实在在地增强法治信仰。 比如,两高报告都提到的张文中等涉产权案,既传递党中央依法保护产权和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的强烈信号,稳定了社会预期,鼓励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同时也彰显司法机关坚持实事求是,全案错了全案纠正,部分错了部分纠正,既不遮丑护短,也不“一风吹”。再比如,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昆山反杀案”,公众空前关注,引发全社会关于正当防卫的热烈讨论。最高检指导江苏检察机关认真研究案件定性,及时提出检察意见,支持公安机关撤案。最高检把这起案件作为指导性案例发布,专门阐释了正当防卫的界限和把握标准,进一步明确对正当防卫的保护,既为检察机关提供司法办案参考,也为正当防卫撑腰,彰显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司法理念。(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