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法发司法改革白皮书:纠冤假错案 严惩老赖
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法院司法改革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近年来,全国法院在破解“立案难”、纠正冤假错案、限制“老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破解“立案难” ——截至2018年底全国法院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95% “立案难”,曾经是民众在打官司中的一大“痛点”。 《白皮书》指出,从2015年5月1日起,人民法院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符合受理条件的起诉,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从制度上、源头上彻底解决了“立案难”问题。 根据《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法院登记立案数量超过6489万件,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95%。各级法院普遍简化立案程序,采取立案告知书、一次性补正清单、限时答复等方式,努力保障当事人一次性成功立案。 此外,《白皮书》还指出,截至2018年底,全国3044家法院开通了网上立案服务,共网上立案238万件。 纠正冤假错案 ——2013年以来纠正重大刑事冤假错案46起 冤假错案的纠正,是民众关注度最高的司法话题之一。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 “这起历时22年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得以纠正,彰显了对人权司法保障的高度重视和对证据裁判、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的坚定实践。”《白皮书》如此称。 根据《白皮书》的数据,2013年以来,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张氏叔侄案等重大刑事冤假错案46起,涉及94人,提振了全社会对司法公正的信心。2014年至2018年,各级人民法院共依法宣告4868名被告人无罪,依法保障无罪者不受追究。
最高法发布《中国法院司法改革白皮书》。冷昊阳 摄
国家赔偿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