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浙江:主动听取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意见建议
做保障民企合法权益的坚强后盾 2018年以来,内蒙古检察机关围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依法履行检察职能,共起诉破坏经济秩序犯罪1706人,起诉侵犯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合法权益犯罪197人,起诉危害安全生产犯罪149人,起诉侵犯商标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犯罪333人。开展了涉产权刑事申诉和国家赔偿案件专项督查活动,对11件案件集中挂牌督办。 不久前,自治区检察院印发了《关于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五条措施》,措施出台前经过了深入论证,并专门征求了来自各行各业的15位民营企业家的意见,根据企业家的意见对措施条款进行了修改。 如何让纸上的措施发挥更大的效用,与会者纷纷建言献策:建立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的衔接机制;把握好对民营经济保护的“度”……座谈中,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建立检察机关与民营企业“亲”“清”关系、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成为共同的企盼。 李琪林边听边记。他表示,下一步,要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纳入检察重点工作,强化对涉民营企业诉讼活动的监督,延伸检察服务链条,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本报讯(记者范跃红 通讯员阮家骅)近日,在浙江省工商联二楼会议室“走进工商联——检企共话民企发展法治保障”座谈会上,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贾宇与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水福等10位来自杭州、温州等地的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诚恳听取意见和建议,与省工商联一起共商服务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大计。 据介绍,2018年以来,该省检察机关共办理涉企案件6590件14085人,各地检察机关共走访、联系重点企业1610余家,组织法律服务、宣讲1130余场次。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全省检察机关加强对非法高利放贷、操纵经营黄赌毒、强揽工程、欺行霸市类案件的打击,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余伟民说,此前绍兴警方破获的全国最大网络盗号案,起初只是个案,但浙江却由此打掉了一个庞大的互联网盗号产业链,还有全国首例刷单入刑案、首例打码撞库案等,“这些新型案件的办理,为全国提供了样本,是浙江的创新,也体现了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司法机关的担当”。 对企业家们反映的问题,贾宇都一一记录。他说,“我代表省检察院党组表个态:在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上,浙江省检察机关愿意做大家的坚强后盾。今后大家碰到司法不公的问题,可以向检察机关反映,检察机关永远是我们民营企业家的法治靠山!” 最后,贾宇与浙江省工商联主席、富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沂共同为“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服务民营经济工作站”揭牌。(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