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卡在泰国被盗刷 银行被判赔
从泰国旅游完回国后,李某的银行卡在泰国的ATM机上却被盗刷了,因为认为银行的交易系统存在漏洞,李某将某银行告上法庭,请求判决银行偿还10132.93元存款及利息。一审法院支持了李某的诉求,银行不服上诉,日前,北京二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1年12月,李某在银行开设账户并申领了一张借记卡。今年2月22日,李某前往泰国旅游。当月28日凌晨,李某乘坐航班从泰国返京,并于6时许抵达北京。李某随后收到银行的短信提示,称2月28日20时40分至20时42分(泰国时间)期间,涉案借记卡发生七笔交易,支出总额折合人民币10132.93元,其中含取现人民币9993元,产生手续费人民币135.93元,查询费人民币4元,该七笔交易均发生在设立于泰国境内的ATM机。李某收到上述交易的提示短信后,立即电话联系银行挂失,并于当晚10时许前往公安机关报案。后李某前往银行,在业务窗口出示借记卡打印了交易明细。 由于涉案银行卡一直由李某本人保存,且交易发生时其已经返回北京,因此,李某认为涉案交易系伪卡交易,是因为银行的交易系统存在漏洞引起。于是起诉到法院,请求判决银行偿还10132.93元存款及利息。 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后,银行不服,上诉到二中院。二中院终审裁定,驳回银行上诉,维持银行赔偿李某储蓄存款损失及利息的一审判决。 二中院法官表示,李某在银行办理了涉案借记卡,双方之间形成借记卡合同关系,该合同关系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约履行义务。银行负有保障李某涉案借记卡内存款安全的义务,应确保银行交易系统安全,并确保银行卡交易可靠。 案件中,李某已提供证据证明涉案交易发生时其不在交易现场,涉案交易操作人非李某本人,李某在发现借记卡账户发生异常交易后,及时持卡向银行调取账户交易信息,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维护其合法权益。根据上述事实,可以认定涉案交易非李某持其借记卡进行的交易,应系伪卡交易。银行上诉提出现有证据无法证明涉案交易系通过伪卡进行,没有事实依据,法院不予采信。因银行未能对李某参与涉案交易或李某未妥善保管银行卡和密码提供相应证据予以证明,银行作为发卡行,未尽到负有保障储户资金安全的义务,构成违约,应当对该卡账户的资金损失承担相应责任。 另外,因银行对伪卡使用者的付款行为不构成对李某的履约行为,李某与伪卡使用者不存在直接的法律关系,银行要求李某在公安机关侦破案件后向伪卡使用者求偿的上诉理由没有法律依据,法院也不予支持。(记者 李铁柱)(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下一篇:男子招摇撞骗被判缓刑
- 上一篇:男子伙同他人 骗母亲10万元受审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邓州市政府招商设陷阱 一外地女商被骗780万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