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龙”起航 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踏上征程
新华社上海11月2日电(记者刘诗平、张建松)2日10时10分,“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一声长鸣,驶出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航向地球最南端的大洋和陆地,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正式开启为期162天的科考征程。 根据自然资源部批准的“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总体方案”,考察队由来自80余家单位的351人组成。除了第1次、第33次和第34次南极科考分别由两艘船组成南极科考之外,在一艘考察船进行的南极航次中,本次考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南极科考。 本次考察是自然资源部组建后开展的首次南极考察活动。考察以完成国家重大基建工程为目的,通过陆地-海洋-大气-冰架-生物的多学科联合观测,充分利用船基、冰基、海基、陆基、空基、站基等平台,开展恩克斯堡岛新站建设相关工作、泰山站二期工程收尾、国家南极观/监测网建设、海洋环境保护调查、站区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以及常规保障、物资运输、工程建设、固定翼飞机考察和国际合作等工作。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孙波表示,这次南极科考可用“三个空前”予以概括:考察队员的规模及专业能力空前,考察活动的强度空前,对后勤保障能力的挑战空前。 “雪龙”号是我国目前唯一正在运行的极地科学考察船。不过,“双龙探极”时代即将到来。新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已在今年9月下水,计划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执行极地考察任务。 按照总体方案,“雪龙”号本次南极科考,将途经澳大利亚霍巴特港到达南极中山站开展作业,随后前往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接送队员,继续开展南极罗斯海、阿蒙森海工程和科考作业。之后,返回澳大利亚霍巴特港补给,再前往戴维斯海、普里兹湾、中山站作业,随后回国,总航程约3.7万海里,预计2019年4月中旬返回上海港。 “雪龙”号本次南极科考将不去长城站,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长城站队员将全部搭乘国际航班,中山站部分科考队员借助南极航空网赴现场开展工作。(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邓州市政府招商设陷阱 一外地女商被骗780万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