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衡阳专项整治伸向扶贫项目、资金的“黑手”
新华社长沙10月27日电(记者白田田)临时租购家禽“假装”产业扶贫项目、虚报伪造资料骗取国家扶贫资金……今年,衡阳市纪委监委大力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一批向扶贫项目、资金“伸黑手”的典型问题被严查快办,有关职能部门受到严肃问责。 最新数据显示,1至9月,衡阳市扶贫领域立案260件,处分处理962人,移送司法机关12人,公开通报曝光83件250人。 据记者统计,衡阳市纪委监委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主要涉及截留、骗取国家补贴资金。“套路”包括以他人名义,虚报农田面积,骗取国家粮食补贴资金;利用职务便利伪造资料,骗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伪造工程合同,套取国家移民后扶专项资金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等。 比如,衡阳耒阳市亮源乡关王村原党总支书记朱清成,利用职务之便,截留农村危房改造资金33000元,违规为两位村民申领危房改造资金49000元;2007年至2016年,衡阳县大安乡三阳村原村支部委员、村委委员蒋月兰以他人名义,虚报田亩数,骗取国家粮食补贴资金20181.61元并据为己有。 衡阳常宁市新河镇湘江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经查,2017年11月,湘江村为应付上级检查,临时购买和租用家禽家畜建设产业扶贫项目。检查过后仅一个半月,因管理不善、缺乏养殖技术,购买的家禽出现大面积发病死亡和部分丢失的问题。最终,这个所谓的产业扶贫项目全面失败,造成经济损失10余万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衡阳市纪委监委利用“互联网+监督”平台进行“大数据”比对等手段,整合信访举报、媒体监督等渠道,已受理和发现问题线索1458件,并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