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保护区别墅拆不掉,别让假装整改大行其道
据新京报报道,生态环境部昨日通报,“绿盾2018”专项行动第三巡查组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69个问题点位进行巡查,发现多个违法违规开发建设问题未整改到位。其中,上报的问题台账中遗漏了如核心区违规建设别墅、核心区和缓冲区存在多处毁林种参等问题。 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位,不是一般重要,该保护区与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接壤,是虎豹向中国扩散的最重要通道,也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因此,保护区里必须尽可能地减少人员活动,以及生产生活干扰,为东北虎保育,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 珲春东北虎保护区的过度开发乱象,其实早在2017年就被中央环保督察组曝光。为此,珲春当地政府也曾表示,将本着“事不过夜,即知即改”的原则,立即研究部署,开展整治工作,确保所有问题全面整改、加快整改、彻底整改。 但现在的情况确是,违建别墅依旧耸立,缓冲区内煤矿仍在开采,毁林种参问题依然严重。显然,所谓的整改,不过是做做样子,应付一下上级罢了。 保护区里的别墅,为何拆不掉?“假装整改”为何大行其道?这恐怕不仅仅是重视不够,工作不力而已,背后很有可能有利益在作祟。因为无论是建山庄别墅,还是种参采矿,这都给保护区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带来不菲的利益,这样一块肥肉,怎能轻易放弃。 珲春东北虎保护区对于经济利益的追逐,夸张到什么地步,有一件事可以证明。2014年,瑞丰矿业有限公司计划在保护区建一座年产30万吨煤矿,为了引进这个项目,保护区管理局竟然开具了一份该项目不在保护区的虚假证明。省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部门相继为企业办理了相关手续。 一个保护区管理局,竟然胆大妄为到如此地步。而事后,珲春当地,也没有公布对相关负责人的问责结果。这样的默许纵容之下,也难怪保护区管理局会一直我行我素。 抢救极度濒危的东北虎,是在与时间赛跑。珲春东北虎保护区开发乱象的治理,不能再无限期拖下去。走出假装整改的怪圈,需要吉林相关部门的强力介入,查清保护区乱象背后的利益链和保护伞,以“动真格”问责,震慑侵占、破坏保护区的行为。 东北虎保护区的开发乱象,也给相关方面提了个醒。建立国家公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突出中央政府管理和保护职能,改变地方政府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但从东北虎保护区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远没有完成,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改革,速度必须加快了。(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邓州市政府招商设陷阱 一外地女商被骗780万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