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监管总局春季农资打假取得实效
本报讯 今年3月至6月,原质检总局部署各地质监部门围绕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确保粮食安全中心任务,继续深入开展农资打假“质检利剑”行动,严查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违法案件,切实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作贡献。数据表明,此次春季农资打假取得实效。 各地质监部门认真落实行动部署,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以化肥、农机及其配件等产品为执法检查重点,严查质量违法案件,联动共治,促进区域农资产品质量提升。据统计,全国质监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17880人次,检查农资产品生产企业8591家,查办农资质量违法案件639起,涉案货值915.058万元,减少农业生产损失1035.642万元。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针对在前期行动中反映出的部分化肥产品有效含量不足、标识混乱等问题,继续指导各地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好秋季农资打假“质检利剑”等专项行动,更加有效地服务“三农”工作。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