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磁浮快线两年全面安全运营 自主磁浮迈向“多点开花”
新华社长沙7月3日电(记者阳建)记者近日从湖南磁浮公司获悉,截至2018年5月5日,长沙磁浮快线运营两年来实现全面安全运营,累计开行列车89450列次,总运营里程168.37万公里,列车正点率99.85%;累计发送旅客559.48万人次。其中,法定节假日期间客流量日均超过1万人次。 长沙磁浮快线全长18.5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中低速磁浮线,设计最高时速为100公里。由于没有轮轨摩擦,磁浮列车运行时的噪音明显小于高铁、地铁,投资建设成本也更低。过去两年来,运营时间延长、行车间隔缩短,这条中国自主磁浮线在安全有序的运行中不断积累商业运营经验。 随着商业运营,我国自主磁浮工程及科研技术的创新也在不断推进。据湖南磁浮公司董事长周晓明介绍,两年来该公司建立和完善了中低速磁浮列车的系统设计、制造、试验和联调联试等一系列标准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得专利230余项。同时,对磁浮线路、车身轻量化、自动驾驶升级、测速定位精度提升等90余项技术指标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已在后续车辆上完成了大量优化设计。 值得提出的是,试运营两年的长沙磁浮快线,已对我国磁浮交通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呈现出“多点开花、多面延伸、多样创新”的发展势头。 在研发制造层面,今年6月,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出时速160公里的中国2.0版商用磁浮列车,时速200公里磁浮列车也在研制当中。 在建设运营层面,2017年底,北京首条中低速磁浮线路S1线开通试运营,广东首条中低速磁浮线——清远磁浮旅游专线开工建设。同时,长沙计划在湘江新区规划磁浮交通圈,湖南株洲市轨道交通1号线被规划为磁浮线。 借助自身优势,长沙磁浮快线的运营经验还向国外“输出”。比如,湖南磁浮公司承接了吉隆坡捷运轨道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外部培训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表示,我国已掌握商用磁浮列车系统集成技术与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了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试验验证到商业运营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商用磁浮体系。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