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德松导师评吴建堂的捻条画艺术
“捻条画”是上世纪30年代之“民国以来著名画家”吴道悲教授在偶然兵乱遭遇中,“因祸得福”而发明创造的。它的产生,其子吴建堂写道:“家父吴道悲教授于1935年在战乱逃荒中被密集的枪弹逼上大山之巅。数日下不了山,因怀‘国破山河在’之感,且画瘾大发,急于写生眼底的大好河山,苦于手中无笔,乃突发奇想,搜出荷包内仅存之纸页,折叠成条代替毛笔蘸蘸墨蘸色作写生画,无意中众大家发现“这种山水画有毛笔无法取代的特色、趣味,它苍劲、粗犷美、野莽、零乱美、自然、狂放、洒脱,且具有斑驳、朴拙、离奇,天然地升华了大自然之美的视觉刺激,有反璞归真之感。”一种欧几里德式的“我发现了!”的狂喜与兴奋,他乃用捻条不停地画山水、花鸟、人物、走兽虫草,奠定了捻条画的基础。后直到吴道悲先生任教于成都南虹艺专,此时正当抗战时期,中国诸绘画大师如大千、悲鸿和关山月等人都云集成都,他与他们为挚友,毕受诸大师之惊赞和支持,他大胆地举办了4次捻条画展览和一次捻条画讲座,1 940年徐悲鸿先生在其画展开幕式上大书了“怪笔神功,独特无双”八个大字(87岁书法家苟某有证辞),可叹!1951年,道悲先生竟待艺宗大成之时,英年早逝,随之而来,文革三次查抄,其大宗藏画和遗作几无一存,故尔一时震惊中外的捻条画竞在大陆销声匿迹达四十余年。而在新加坡,1987、1990年(即道悲先生去世四十年后)及2006年还在举办他的遗作展和遗作拍卖展,2015年,香港凤凰台播放张大千时,也讲到吴道悲于1936年送张的捻条画山水在新加坡拍成天价。
2008年5月19日初次发表 2017年再次定稿 吴建堂老师作品捻条画欣赏
(捻条油画创始人吴建堂处女作之一 春晨峦歌 60cm×50cm 2009年作于北京)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未经本站核实不代表本站观点,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不实内容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经本站核实后,立即下稿。)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