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部:重霾“爽约” 京津冀各地可提前解除预警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高敬)说好的重霾“爽约”了!环保部6日已发文指导各地分批错时解除橙色预警。河北中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城市可于6日15时解除预警,其他城市可于6日24时解除。各地可根据实际空气质量状况和当地预测预报结果,自行决定解除时间。 环保部此前发布的预测信息提示,11月4日至7日,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将出现重度污染,其中6日前后京津冀中南部和山东西部部分城市可能出现严重污染。 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部分城市3日陆续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从4日零时开始启动II级应急响应。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告诉记者,多家科研机构的研究都表明,提前1至2天采取应急减排措施,能够更有效降低PM2.5峰值浓度,推迟重污染发生的时间。 他表示,针对这次污染过程,各地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准备和启动应急减排措施,就是为了及早防控,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实际上,11月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总体为良至轻度污染,只有太原和保定等城市小时浓度达到中度污染级别。公众不禁疑惑,说好的重霾怎么“爽约”了?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介绍,针对这次污染过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采取了区域应急联动,强制性应急减排措施包括钢铁、水泥、铸造、家具、矿山开采等行业停限产,国Ⅲ及以下机动车限行,重点企业错峰运输,施工和交通扬尘管控等。同时,今年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大幅增加了管控企业数量,基本做到涉气企业全覆盖。区域整体管控企业数量从去年的近1万家增加到今年的5万家左右。 他说,初步分析“2+26”城市在采取橙色预警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比例在20%左右,有效抑制了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的快速上升。实际空气质量比预测的好,或者重污染发生时间比预测的晚,正说明已经采取的减排措施起到了一定效果。(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