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私法全球论坛暨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年会召开 刘贵祥出席并讲话
中国法院网讯 (徐光明) 国际私法全球论坛暨中国国际私法学会2017年年会今天在武汉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刘贵祥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会长黄进,外交部条法司司长徐宏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刘贵祥指出,今年是中国国际私法学会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我国国际私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繁荣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相伴而行。2016年,我国法院共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19200件,较2015年同比增加了10.92%。目前我国立法机关正在紧锣密鼓编纂民法典,有关方面正在积极论证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民法典分则中独立成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为我国国际私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又一次历史机遇,必将对我国国际私法的发展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刘贵祥指出,今年也是我国加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三十周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是国际私法领域最为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自1893年在荷兰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国际私法规则的统一工作。目前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已经制定了39项公约。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与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高度重视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作用,积极参加有关公约的起草和特设委员会会议,最高人民法院也多次派代表参加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相关会议。今年9月12日,我国政府刚刚签署了《选择法院协议公约》并且正在研究公约的批准事宜。《选择法院协议公约》是一部旨在国际范围内统一外国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的公约,我国积极参加谈判并签署该公约,成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典范,同时也是促进国际司法协助的重要举措。 刘贵祥强调,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我国国际私法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主动与相关国家建立司法交流和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司法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法律风险防范与争端解决建立互信基础,先后与23个国家的最高法院签署双边司法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合作换文,主导发布若干国际会议共识。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推动利用信息化技术做好国际司法协助工作,有效提升司法协助效率。最高人民法院还与有关学院、机构合作,积极打造外国法查明平台,充分发挥中外法律专家在外国法查明上的作用。 刘贵祥强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也参与共建。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应当在积极发挥审判职能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各种纠纷解决方式在解决涉“一带一路”建设争议中的优势。最高人民法院将不断推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和完善。 会议由外交部和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主办,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承办,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协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与法律实务工作者400余人围绕中国加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三十年与全球国际私法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法律合作等议题开展研讨。(责任编辑:韩佳欣) |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