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称“养生”的网红月饼靠谱吗?存在虚假宣传
宣称“养生”的网红月饼靠谱吗? 鲍鱼、牛蛙、小龙虾、水果……月饼你吃什么馅儿?中秋临近,在朋友圈、各大购物网站上,一些打着“养生”招牌的“网红月饼”开始走俏。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月饼背后不同程度存在着虚假宣传等问题。相关人士建议,应加强对网络上诸如月饼等时令商品的监管,同时消费者在选购时也需明辨。 “网红月饼”真的全如“蜜语”么? 离中秋没有几天,朋友圈里的私厨月饼制作商家已经开启了预售模式,零添加、不含防腐剂是商家最常打的招牌。 记者发现,一些“鲍鱼月饼”“养生月饼”的噱头也往往大于实质。记者试图网购一款售价为268元的“鲍鱼月饼”。在其配料表中,记者看到标注为鲍鱼含量大于3%,但在追问之下,店家又解释称,鲍鱼是“鲍鱼味道,而非鲍鱼肉”。而一些消费者在另一家销售“鲍鱼月饼”的店铺下评论说“鲍鱼很少,像吃包子一样”。此外,网店中一款“养生月饼”也销量不俗。在配料中明确标明含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四味药材,并在宣传中声称该款月饼具有“调经化瘀、补中有通、滋阴不腻”的功效。 对此,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理事、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张婳表示,从效果层面来讲,养生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疗程,但月饼是时令性食品,往往只吃一两次,想要达到一些功效是不可能的。 “网红月饼”可能“不靠谱” 据了解,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委公布的月饼新标准中,对月饼的特色类别、加工工艺做了细化,甚至还对月饼命名做了要求,如莲蓉月饼的莲蓉类馅料中莲子的含量应该不低于60%;莲子含量为100%才能称为纯莲蓉;栗蓉类月饼的馅料中板栗含量不能低于60%;水果类月饼的馅料中水果及其制品的用量应不低于25%等。 对于微商里售卖的主打“零添加”“纯手工制售”等概念的“私厨月饼”。业内人士介绍,如果这些“私厨月饼”不具备相应的食品生产及流通资质,则为“三无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纠纷,退货退款等维权难度较大。 对于一些宣称具有保健作用的月饼,如果生产企业没有申请注册保健食品产品批准文号,属于虚假违法产品,消费者可以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网站上查询批准文号,辨别真伪。 购买“网红月饼”需谨慎 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袁昌浩表示,鲍鱼、养生、手工月饼等在市场上走俏,反映出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但另一方面,由于相关监管措施滞后、群众鉴别能力不强,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钻监管空子,使得一些消费者误入圈套,蒙受损失。 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对“网红月饼”应提高警惕,不能只看包装,还要注意查看标签、生产日期等标识,买月饼选择有食品生产经营资质、信用评价高的商家,购买时要确认月饼的保质期,特别是一些现做现卖的月饼,更要确认寄送时间,以防过期。此外,还应留存相关购物凭证,以便退换货和维权。 (责任编辑:韩佳欣)#p#分页标题#e# |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