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安化:精准扶贫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新契机
“老师,你说娃娃将来学个什么技术好?”近日,记者在湖南省安化县平口镇中心小学遇到学生家长夏玉平前来咨询。虽然孩子还在上小学,但是夏玉平盘算着,过几年让孩子上职校、学技术。 安化县境内多山,又处于“干旱走廊”和“暴雨中心”。受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影响,自1994年以来,安化县连续3轮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据安化县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全县还有贫困村130个、贫困人口13.31万。为了促进当地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安化县近年来采取了城镇化建设、转移山区人口、发展特色农业等政策,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需求和契机。在国家免学费、补助生活费等政策的支持下,该县保持着每年近3000人读中职的规模。 夏玉平孩子的班主任、安化县平口镇中心小学教师刘习聪告诉记者:“现在,经常有家长问类似的问题,很多还是成绩很好学生的家长。在我们这里,‘中职一人,脱贫一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正的现实。” “比如装潢设计专业,传统泥水工只会盖老式房子,但是现在实行城镇化,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高了,学过装潢设计的人能让房子更美观舒适,很受欢迎。”由于经常有学生和家长询问,刘习聪比别人更留意工作岗位的新变化。“还有畜牧兽医专业。现在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一家一户养殖变成了集中的养猪场、养牛场。一个场一个月给开1500元,一个人能管七八个猪场,你算算,这收入了得!” 对于社会需求,安化县职业教育给予了积极回应。记者从安化县教育和体育局了解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安化县采取了将资金、住房等向职教倾斜的措施,安化县职业中专在2014年成为益阳市唯一一所中职国家示范校。 围绕当地发展黑茶产业的需要,安化县职业中专开设茶叶生产与加工、茶叶营销、茶艺等产业“一条龙”专业,毕业生到大型茶企、门店、茶馆就业供不应求。据了解,黑茶也是安化县推动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全县贫困农户中,80%参与到黑茶种植、采摘、加工等产业链中,2014年从事黑茶以及关联产业脱贫人口为13180人。 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表示:“精准扶贫,就是要让贫困人口就业、谋生、赚钱、改善家庭经济情况,在这方面,中职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必须要有职业教育的精准供给,以满足扶贫对象真实的、有针对性的需求。” 对于专家口中和政策文本上所谓的“精准”,夏玉平有自己的理解:“作为家长,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能真正学到东西、好找工作,将来不用再为了生计背井离乡。”(首席记者 高靓 通讯员 周奕)(责任编辑:韩佳欣) |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