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随机 一公开” 开启执法新模式
本网讯:近日,记者从青岛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青岛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使用管理暂行办法》,9月起全市正式启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将有效解决监管领域存在的检查任性、执法扰民、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平台将全市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26520名检查人员全部纳入,并在国内首创了执法人员“业务职能标签体系”。
据悉,该监管平台纵向涵盖市、区(市)、镇(街道)三级监管部门,横向包含企业、事业、社团、司法四个领域主体数据。全市具有市场监管职能的37个市直部门、322个区(市)部门、993个镇(街道)单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26520名检查人员,市、区(市)和镇(街道)三级1081742户市场主体、3310户事业单位法人、7332户社会组织及民办非企业法人、585户司法服务主体等全部纳入平台,实现了“一单两库”最全(“一单”是指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两库”是指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为“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全覆盖打下了基础,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所谓“双随机”,是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检查谁、谁去查、怎么查、何时查”全部由平台随机公开抽取,避免监管双方“通气”“打招呼”。平台还与飞行检查高度融合(“飞行检查”是事先不通知被检查对象而实施的快速突击检查),开发了移动执法手机软件,与所有执法人员手机号码进行关联,实现了“飞行临检”功能。“随机抽查+飞行检查”的模式带来的“不确定性”让执法人员不能“任性”,企业不敢“侥幸”,增强了执法人员的执法自律和企业的守法自觉。 “双随机、一公开”平台的公开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过程公开,检查执法人员通过执法手机软件,现场实时位置签到、现场上传检查结果、现场拍摄检查影像,由青岛电子政务云平台永久存档,做到监督检查全过程留痕。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程序,申请公开检查过程。另一方面是结果公开,平台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检查结果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体系对接,向社会公开公示,对违法者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同时对执法检查人员实施综合评定,通过短信征求、随机抽取方式向检查对象进行核查,客观评价执法检查人员的公正廉洁情况。 执法新模式的运行,从机制上彻底消除了“人情监管”和“任性监管”的顾虑,这让执法更好地提升了透明度,同时也更好地增加了执法人员在老百姓心中的信服度,可谓是一举两得。(责编:李凤伟) |
- 下一篇:弘扬义工精神 传播孝道文化
- 上一篇:夯实追捕力度 连追十余名网犯落网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