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菜用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菜用甘薯指以地上部茎尖为食用目的的甘薯品种类型,食用部分一般为蔓茎生长点以下长12厘米左右的鲜嫩组织,包括叶、嫩茎、叶柄等。菜用甘薯可在全国范围种植,具有适应性广、栽培容易、再生能力强、采摘期长等特点,可有效补充叶菜市场空档,同时药食同源,营养价值高。为充分发挥菜用甘薯优势,促进绿色增效,助力种植业结构调整,特制定2017年菜用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科学选用良种。菜用甘薯耐高温高湿、耐病虫性强,是夏季“伏缺菜”选择之一,已经成为部分地区带动农民增收的高效特色蔬菜。菜用甘薯品种需满足茎叶生长快、再生能力强,茎尖茸毛少、无苦涩味、口感嫩滑等特点。根据各地消费习惯,一般选择商品性好、优质高产、高抗多抗、适宜机械化采收的品种。 二是合理安排种植。菜用甘薯采收茎尖鲜嫩组织,储藏期较短,为降低大面积种植的市场风险,提高种植效益,需精准市场定位,适度规模种植。根据气候特点、设施结构性能、栽培模式和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确定适宜的季节和茬口。露地栽培要避开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高发期,防止播期过于集中。设施栽培要注重按照目标市场蔬菜价格变化规律、当地冬春气候特点和不同棚室的结构性能,合理延后栽培,安排秋冬茬、冬春茬生产及品种结构。 三是繁育健康种苗。根据品种结薯习性,菜用甘薯育苗分为薯块育苗和保护地保苗育苗。薯块育苗:保持苗床相对湿度约80%,最低温度15-18℃以上;60%左右薯块出芽时,床温保持18℃以上,超过35℃及时通风降温;薯苗高度15-20厘米时剪苗栽插。保护地保苗育苗:越冬温室或大棚保存植株,在气温回升或加温条件下恢复正常生长,剪取新发侧枝进行扦插扩繁;种苗繁育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薯块和土壤病菌传播,防控飞虱传播病毒。 四是切实加强田管。选择肥力较好、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通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平地栽培,整畦起沟,畦面100厘米,沟深30厘米。以有机肥作基肥,选用茎蔓粗壮、老嫩适度、节间较短、叶片肥厚、无气生根、无病虫害、带心叶的顶端壮苗进行扦插,一般8000-12000株/亩。成活后科学管理,苗长15厘米以上进行打顶;保持高温高湿,生长最适温度18-38℃,保持土壤湿度80%-90%,每天早晚喷水1-2次;注重病虫害防控,加强生物防治,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防虫网结合吸虫机防虫。 五是适时修剪采摘。菜用甘薯采摘期长,可从封垄采摘至收获薯块前半个月。一般7-10天可采收1次,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分批采收,简化流通环节,缩短产品运输时间,防止叶片萎蔫脱水。采摘完叶片的长蔓应及时修剪,保留20厘米以内的分枝,保证养分充足供应,促进植株分枝及新叶生长。菜用甘薯还可通过清洗、漂烫、速冻等加工处理,形成速冻蔬菜。(责任编辑:韩佳欣) |
- 下一篇:全省政法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
- 上一篇:浅析水稻超高产栽培与农业机械化配套技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