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06-2016)》正式发布 我国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记者胡喆)国家科普能力是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15日,中国科普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发布了《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06-2016)》。报告研究指出,随着国家科普能力的加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也在进一步提高。
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指数每增加1%,就推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1.54%;到2015年,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指数每增加1%,则可推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1.88%。这一趋势表明,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对公民科学素质提升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报告还对我国国家科普能力现状、发展趋势和特点展开分析研究,在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规律,从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人才、科普经费投入、科学教育环境、科普作品传播、科普活动等维度探索性地构建了国家科普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开展相关研究。
国家科普能力是一个能力集合,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任务迫切。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徐延豪表示,国家科普能力包括科普创作、科技传播渠道、科学教育体系、科普工作社会组织网络、科普人才队伍以及政府科普工作宏观管理等方面,分析评估我国科普能力,对加快科普供给侧改革、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推动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