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水源地水质超过一成未达标 水利部门详解其原因
本网讯 水利部最新调查评价结果显示,通过对455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调查,水质达标率为86%。其中,水库型水源地达标率为90.5%,地下水水源地为80.9%左右,河道型水源地为89%左右,湖泊为65%左右。
水利部负责此次调查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地下水水源地水质不达标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地表水水源地水质不达标区域,主要在水污染较为严重的流域和地区。
“水源地水质不达标不仅增加制水工艺的复杂性,而且新出现的不达标将造成一些水厂原有净水工艺需要调整,增加建设和运行成本。更有甚者,有的水质不达标问题很难处理,影响水厂的良性运行和用户的饮水安全。”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副主任闫冠宇说。
调查显示,我国水源地水质不达标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一些地区受资源条件限制,水质本底值存在超标情况;也有人为因素,水污染问题严峻,湖库型水源地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大量重工业项目布设在大江大河沿岸,江河及周边的流动污染源风险较大,直接威胁水源安全。
据2013年水利系统监测资料,全国开展监测的20.8万公里重要江河河段中,全年Ⅰ-Ⅲ类水河长占68.6%,比2012年提高1.6%,但Ⅴ类及劣Ⅴ类河长仍有20.6%;全国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和面积较大的120个主要湖泊全年总体水质Ⅰ-Ⅲ类有39个,占评价总数的32.5%;开展评价的5134个水功能区中,满足水域功能目标的2538个,占49.4%。
水利部称,目前全国仍有部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未获省级人民政府批复,特别是对跨行政区水源地,保护和受益主体不一致,保护责任和管理措施难以落实。水源地保护管理机制和能力有待完善提高,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和排污越来越集中,水源保护面临更大压力。(于文静、白明山)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下一篇:严惩谣言,还网络一片净土
- 上一篇:宁夏回族自治区国资委原主任黄宗信等三人被开除党籍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邓州市政府招商设陷阱 一外地女商被骗780万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