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大同原市长耿彦波调任引争议:拆迁户请愿讨说法
本网讯 大同原市长耿彦波调任太原市长之后引发持续关注和争议。在大同,“耿彦波粉丝团”的成员为耿彦波请愿,希望政府高效、廉洁、雷厉风行。同时,部分拆迁户则因为大同大拆大建生活陷入困顿,他们也参与请愿,“让老耿回来收拾烂摊子,给我们个说法!” 每个地方的市长都有自己的施政风格,引发一些争议在所难免。但没有想到,耿彦波在大同所引发的争议持续发酵,即使去年2月调离大同之后,至今仍是最受争议的市长之一。最近,在大同又因为耿彦波发生请愿事件,而请愿人分为两类,一类人希望耿彦波回来继续建设大同,另一类人希望其回来收拾“烂摊子”。 尽管已经担任太原市长的耿彦波再回到大同任职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围绕他所引发的争议和事件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比如,当前很多地方正在进行城市改造,“耿彦波式”大拆大建究竟是否可取?再比如,今后如何避免官员调离之后留下“烂摊子”? 坦率地说,耿彦波的做法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还有的现在则不便下定论。例如,耿彦波主政大同的五年里城市面貌日益改观,建设安置房800万平方米等,值得肯定。大拆大建过于猛烈给大同政府带来巨额债务,则值得反思。而耿彦波掀起的“名城复兴”运动,则需要时间来证明其价值。 在笔者看来,“让老耿回来收拾烂摊子”这种呼声最值得我们思考。其实,这反映了部分民众存在两种不满:一方面是不满意耿彦波大拆大建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困顿;另一方面则不满意“新官不理旧政”。尽管大同官员承诺“新官理旧政”,但125项工程被叫停却是事实。所以老百姓希望耿彦波回来收拾“烂摊子”。 也就是说,“让老耿回来收拾烂摊子”的警示之一是,每个官员在任期内必须把自己铺开的“摊子”收拾好。如果官员在任期内把“摊子”铺得过大,不能完成的话,“好摊子”就有可能变成“烂摊子”,继任者要么不愿意接手,要么没有能力接手,最后等于把“烂摊子”留给了老百姓。 警示之二是,新官必须理旧政。大同“新官”之所以叫停耿彦波留下的125项工程,不仅是因为政府负债,也是因为“烂摊子”太多。但在笔者看来,大同“新官”要反思一个问题,即为何耿彦波有能力同时建设多个项目?另外,即使真的没钱建100多项工程,但也不能让民生工程停工,让老百姓陷入困顿。 警示之三,也是最值得思考的地方,那就是官员任期或者调动应该与重点工程挂钩。我国实行的是官员任期制,主要官员每届任期是5年,耿彦波主政大同也是5年。耿彦波的工作变动很正常,但却忽视了他开启的很多重大工程,比较理想的做法可能是,等他完成主要项目后再变动工作。 毫无疑问,每个市长都有自己的施政理念与政绩诉求,继任者未必会认可前任官员的做法。如果继任者认可前任的做法,也有能力完成前任留下的工作,无疑,不会有“烂摊子”。但如果继任者不认可前任的做法,那么,就会按照自己的施政理念重新铺“摊子”,这种现象存在于很多地方。 笔者建议,要么打破五年任期制,把官员任期与重点工程尤其与民生工程挂钩,让官员以更好的形象离开现任岗位;要么规定官员根据任期来规划自己的工作,例如,重大工程必须在四五年内完成。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有数据显示,官员“任期制”执行率仅1%。无疑,官员频繁调动容易留下“烂摊子”。 |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