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华人市长陈德梁:香港回归被有意忽视了
导读▶▶▶ 本网讯 陈德梁:曾任英国伦敦红桥区议会议员12年,担任多个内阁成员职位,2009年成为全英第一位华人市长。 观点:香港目前的政制发展情况,应该要理性的保持对话,暴力、斗争、谩骂,无论在家中、在工作岗位、在社会、在国家之间,都不能真正解决分歧。聪明的香港人,是时候考虑如何明智地行出下一步了。 香港,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你目睹了狮子山下多少代人的努力耕耘。17年前,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你成功脱离了百多年的殖民地管治,回归中国。作为一个离开了你多年,但仍然牵挂你的香港公民,我近年来在思念中,好像常常多了一份失落和失望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太多具争议性的、甚至负面的、是非颠倒的、歪理的、破坏性的事件频频在你那里发生,每天都透过互联网络冲着我扑面而来,引起我无限的牵挂、感慨和叹息?我常常问,香港,你何时才能回复你昔日的灿烂光芒和积极进取的那份干劲呢? 我离开香港在外国定居已经很多年了,根据各方的报道,我相信香港目前混杂的政治乱象,有理讲不清的社会环境,可能决定于两个主要的基本因素。要是有更多人能明白这两个因素,可能他们会理性地去考虑他们面临的争议,作出一个明确的抉择。 第一,很多香港人可能对17年前香港主权移交中国所带来的管治安排,还没有好好地去了解和理解,似乎对香港已经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实有意忽视或无意忘记了;第二,基于这个集体的遗忘或透过某些为一己私利而故意误导者的兴风作浪,结果造成很多香港人的误解,甚至觉得有身份危机,特别是1980甚至199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对他们目前和将来的地位和身份有所疑虑。 我希望透过事实和我个人对香港回归的认识,解读这两个因素,好让那些要争取不切实际的所谓“民主自由”诉求的人,了解到达到共识才是共同迈向更好明天的正路。
首先,香港人应该尊重历史,因为已经发生过的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同中央政府需要尊重香港多年来的被殖民历史所形成的制度和习惯一样,香港人需要尊重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就是真实的历史,而回归是建立在一个国际公认的《中英联合声明》上,也是一份历史性的文件。近日,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就香港政治近况开腔,他是个聪明的政治家,但17年过去了,他可能也忘记了根据《中英联合声明》中国已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各位香港朋友,你们应该很明白根据国际法“主权”这两个字的定义。现在香港有些所谓政客大声疾呼地要求国际舆论来监督香港的政制发展,其实是一种谬论。香港的主权既然属于中国,怎么可能容忍一些其他国家来指手画脚呢?当香港经历百多年的殖民地管治制度时,历任美国总统要求过英国政府还政于民吗?要香港特首,每一个香港市民,包括从事司法工作的人,爱国爱港难道就错了吗?英国,我定居很久的国家,也有反对君主宪制的政党和公民,甚至有独立党、共产党,这是民主国家的特征。但是有没有像香港一样,整天将中国内地在香港的代表机构(中联办)当作造反和攻击的目标。反对中国拥有香港主权的人,有没有考虑到你们是反对《中英联合声明》最基本的原则,你们是在否定这个国际认同的历史现实呢。 我的第二个看法就是当基本法委员会在20多年前起草有关选举特首的这个环节时,本来就已经为如何保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持续性发展,有了很详细考虑,所以才决定把四个特首提名界别列入“基本法”。这4个界别有权提名的人数,也不是一成不变,已经有所增加。我相信经过广泛的咨询后,特区政府一定会把积极和合理的修改向中央提议,以达到普选的目的。 特别行政区的管治体制,是建立在一个世界共识的“基本法”框架上的。行政长官的推选和委任,也是在“基本法”的4个界别的范畴产生的。为什么在17年后的今天,还会发生这么多有关普选的争论呢?我个人认为问题和争论是由于香港社会有些个人、社团或政党,有意或无意地忘记了“基本法”之所以清楚列出4个提名界别架构,目的是为了保持香港有利的经济和贸易地位。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管治体制,又如何可以与其他政治选举体制来比较或一律看齐呢? 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是一个不能更改的事实,在过去17年行政立法制度不成熟,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增加公民提名界别的提议,既没有法律依据,也忽视了“一国两制”基本的精神。至于有些人认为被提名的特首不一定要爱国爱港那就更可笑了,世界上有哪一个政治体制会选出一个对国家不效忠的管治者吗?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一句至理名言是“Jaw jaw is better than War War”(即喋喋不休总比兵戎相见好得多),香港目前的政制发展情况,也应该要理性地保持对话,暴力、斗争、谩骂,无论在家中、在工作岗位、在社会、在国家之间,都不能真正解决分歧。聪明的香港人,是时候考虑如何明智地行出下一步了。 (本文转引自香港媒体) 延伸阅读▶▶▶ 新闻事件: 对于超过90万人签名“反占中”这一事实,“占中”发起人戴耀庭回应时一再强调,不能抹去70万人要求公民提名的事实。 媒体回声: 反对派常说中央和港府应多听民意,施政不可一意孤行,但如果投票结果显示,“反占中”市民比支持“占中”市民多,反对派是否也应该听听民意? ——香港《新报》 新闻事件: 英国下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日前宣布,展开“英国与香港关系:中英联合声明30年”的调查,邀请公众就包括英国对香港政改迈向普选的立场等五大议题提交意见书。英方的做法引起香港市民不满,港九小商贩联谊会及兰芳妇女会一行人到英国驻港总领事馆抗议,高呼“外部势力祸香港”等口号。 媒体回声: “一国两制”成就举世公认,香港的事务不需英国人指手画脚。英国下议院借名调查联合声明别有用心,不过是利用香港反对派炮制的虚假民意,在普选问题上兴风作浪、浑水摸鱼。
——香港《文汇报》
|
- 下一篇:专家:诬告罪难成立 东阳无权称副市长清白
- 上一篇:专家:应规定继承回复请求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