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科学家发现全新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机制
本网讯 近日,973计划“近视发病机理及干预的基础研究”项目研究团队原创性发现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的高发致病基因SLC7A14,并揭示了SLC7A14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其生物学机理。这是第一个由国内科学家独立发现的常染色体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致病基因,标志着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实现了突破。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眼科中最常见的遗传病,由于已知致病基因超过70个,因而精确诊断和分型一直是临床上的大难题。973计划“近视发病机理及干预的基础研究”项目致力于开展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温州医科大学瞿佳教授团队通过新一代测序技术,成功在2%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中找到了全新的致病基因SLC7A14,并深入开展了其致病机制的研究。由于该基因引起的疾病十分严重且发病较早,因而引起国际上的高度关注,该成果也为后续的疾病基因治疗和药物干预等奠定了基础。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