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工商 >

莫让充电宝成为“充电爆”

2018-03-08 22:42来源:中国法务网浏览:手机版
  2月25日,南方航空一个从广州飞往上海的航班在乘客登机过程中,一旅客所携行李在行李架内冒烟并出现明火,事发原因系旅客所携带充电宝冒烟并着火,事发时充电宝未在使用状态。广东省最近进行的充电宝质量抽查表明,市场上确实存在不少质量低劣的产品。(2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
  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以及用户频繁使用手机,加上手机电池容量有限,支撑时间很短,充电宝几乎成了标配,绝大部分用户都会选购充电宝备用。然而,充电宝的质量安全问题着实令人揪心。飞机、地铁、高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上以及各类公共场所,充电宝冒烟着火的事故时有发生,一些用户自己在家使用充电宝,也经常发生冒烟着火、电池爆炸等事故。在此之前,已经有多起充电宝燃烧事件见诸媒体:2月3日,在广州地铁一节车厢内座位处发生一起移动电源突然冒烟着火的事故,当时一名乘客正准备从背包里拿出移动电源给手机充电;1月31日,俄罗斯航空一架从莫斯科飞往伏尔加格勒的飞机上,有座位发生冒烟并伴有火光,经查是一名乘客所持的充电宝起火;1月24日,一个从银川飞往广东揭阳的南航航班上,突发一起充电宝冒烟事故……这些因充电宝质量问题引发的意外事故,不仅成为公共安全隐患,也给消费者带来人身伤亡危险和财产损失,后果不可小觑,本应给消费者带来便捷的充电宝反倒成了“充电爆”。
  究其原因,是不少质量低劣、安全性能很差的充电宝充斥市场。数据最具说服力。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2017年全省移动电源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公告显示,不合格产品发现率高达36.3%,问题主要集中在重力冲击和阻燃要求不达标两方面。今年1月初,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抽查检测22家单位的31批次充电宝产品,发现不合格产品28批次,不合格项目包括防火防护外壳的材料、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志、有害物质标识、环保使用期限标识、热滥用等。而移动电源的外壳是设备最后的保护屏障,一般要用防火阻燃性能较好的金属材质,但许多厂商为了降低成本而采用价格便宜的塑料材质。即使如此,有的厂商还要大力宣传其产品的阻燃抗爆能力,忽悠消费者。
  为了治理移动电源市场乱象,早在2015年,国内首个移动电源国家强制标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正式实施。从标准实施近3年情况看,充电宝市场的混乱状况虽然有所改变,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总体情形不容乐观。充电宝产品技术含量很低,市场进入门槛较低,生产厂家众多,主要是以贴牌加工为主,还有很多作坊式组装,所用配件价廉质次,缺乏足够的安全保障。据悉,仅在深圳一市,移动电源厂商就超过5000家。可以想象,一个谁都可以进入的市场,难免会乱,管理也难。在这种情况下,劣质产品充斥、虚标容量等欺诈行为多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治理充电宝市场乱象需下“猛药”。
  第一,须尽快完善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严把准入关。据悉,最新版《信息技术便携式数字设备用移动电源通用规范》国家标准将自今年8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对移动电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质量评定程序以及额定容量、额定能量、环境适应性、安全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为加强监管提供了依据。这就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对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对其产品严格依照国家强制标准进行检测,一旦查出质量问题,依法采取重罚措施,从而倒逼其重视产品质量。
  第二,需要各地监管部门履行职责,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然,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不要贪图便宜,购买充电宝时,还是要将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在正规渠道购买放心品牌。(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