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陈瑞华:严格非法证据排除 推动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3)

2017-07-02 14:00来源: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陈瑞华教授认为,就公安机关而言,绝大多数侦查人员进行非法取证的初衷都是要追诉犯罪,而将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坚决排除就等同于剥夺违法者违法所得的利益,斩断其违法的动机。同时侦查人员还面临着出庭充当被告、接受盘问,甚至遭受行政处罚的风险,这在一定程序上对非法证据获取起了到威慑作用,树立起依法办案的底线意识。

  同时,法官的办案观念亦需转变。“不要把审判只当作法官审被告人的行为,法官还要审判侦查程序的合法性问题,我们把前一部分称为实体性裁判,后一部分称之为程序性裁判”,陈瑞华说,“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优秀法官被遴选入额,在专业素质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最关键的则是转变观念,即,要把实体性审判和程序性裁判并重。”

  此外,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根本职责,在陈瑞华教授看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手段和方式必须改革。“《规定》赋予了检察机关在审判前充当司法审判人员的功能,检察官应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把非法证据及早排除在审判之前,维护程序法的尊严。在审判阶段,检察官应该树立一种程序性公诉的概念,要证明侦查程序的合法性。第一,要依据法律规定承担证明侦查程序合法性的责任;第二,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只有充分发挥程序性公诉的功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觉得《规则》既给予公检法机关提供了有力的办案工具和手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规则》也是律师开展刑事辩护的重要法律依据”,陈瑞华教授说,“首先从宏观上来说,律师应该高度重视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性辩护,发现有刑讯逼供、威胁、非法拘禁等非法手段取得口供的,要尽早提交非法证据排除申请,充分展开证据调查,并向司法机关进行充分举证、质证和辩论,以此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在陈瑞华教授看来,律师在办案过程中,不能只盯着无罪辩护、量刑辩护等实体性辩护,而要把程序性辩护作为一种基本的辩护手段和方案,及时提交书面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书和相关证据材料、充分利用庭前会议和法庭正式调查程序等,避免因“贻误战机”而丧失了程序性辩护的机会。

  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一项重大的改革就是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对此,陈瑞华教授认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核心是举证在法庭上、质证在法庭上、判决形成在法庭上、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上,让审判成为检验侦查和公诉办案质量的唯一的阶段,让审判标准成为指导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办案的唯一标准。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司法解释的确立,从三个角度最大限度地维护、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改革目标实现。

  第一,通过非法证据排除,法院和法庭审判成为整个刑事诉讼的中心,法院法庭有权对侦查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第二,最大限度地实现规训功能。审判为中心的要素是让侦查质量、公诉机关办案质量接受法庭审判的检验,实现了倒逼机制,使侦查人员、公诉人员遵守法律程序。第三,被告人、嫌疑人和律师有最后一次得到司法救济的机会。当他们遇到问题,不仅可以向检察机关、侦查机关提出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也可以向法院进行申请。使法院在维护公民权利,对受害一方提供救济方面处于最权威的状态。

  “通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以及未来《规则》得到有效实施,我国法院和法庭审判将成为决定侦查程序合法性的关键阶段和核心环节,让法庭审判变成整个刑事诉讼的重中之重。从而司法权威、审判独立才能得到有效维护,审判就会成为决定整个刑事诉讼各个环节唯一的、最权威的阶段”,陈瑞华教授感言。(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