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揭秘营销号的“千层套路”:一天抄袭100条不难

2020-05-12 20:41来源:新京报浏览:手机版
  “3天之内你的粉丝不上千就不用做了。“视频变现朱老师”向记者夸下了海口。
  4月24日,国家网信办启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网络恶意营销账号。在各平台对营销号问题进行严查时,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一条搬运抄袭他人视频,进行视频处理伪“原创认证”之后吸粉卖号或开直播牟利的营销号产业链浮出水面。
  记者发现,以营销赚钱为目的的视频账号中有部分视频存在标题党、低俗营销或传谣的行为。有自媒体变现经验的钱浩然(化名)表示,实际上营销号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吸引最高的粉丝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标题党、侵权、低俗等就成了便捷的吸粉“手段”。
  批量卖号起码“一个月能有一万的收入”。“朱老师”这样告诉“拜师”的记者。
  “视频有独创性就受著作权法保护,如果营销号把别人享有版权的短视频伪装成自己原创,就是赤裸裸的侵权行为,这首先是民事侵权,被侵权人可以起诉他承担侵权责任,赔偿损失,赔礼道歉;若大量复制他人作品达到一定数量以及获利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情节较为严重,则有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要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5月8日,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搬运”来的视频:
  一个账号上传数十万条视频,被原作者发现了删了就行?
  今年3月以来,多个网络账号炒作“疫情之下的某国:店铺关门歇业,华商太难了”“钟南山:5月疫情将全面暴发”等“标题党”文章,散布虚假信息,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部分网络账号为获取流量和广告进行恶意营销,有的无中生有造热点,引发社会恐慌;有的冒用权威人士名义,发布谣言误导公众;有的炮制耸人听闻标题,引发群体焦虑和不安……有的大打色情“擦边球”,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这些恶意营销行为应该予以坚决打击。
  营销号视频内容从哪里来?一个账号上传的视频总量高至数万甚至数十万,视频内容往往千篇一律,新京报记者发现,批量制造、搬运内容,视频营销已经形成了一条灰产产业链。
  5月5日,新京报记者通过搜索视频营销等关键词联系到了一名号称可以批量制作视频并变现赚钱的“视频变现朱老师”。朱老师给记者展示了来自多个平台的不同视频账号,粉丝数量在1000到几万不等,称这些均是他旗下学员制作的视频“案例”。
  例如,一个主要以发布明星日常为主要内容的抖音号一天可以发布20条视频,其视频内容与许多已发布的抖音号或其他平台账号视频内容除了画面大小稍有差别外,内容一模一样;而一个搜狐自媒体视频号则每天均稳定发布30条视频,但视频配文与不少营销号文章一模一样,只是增加了机器人配音及画面就生成了一则营销视频;此外还有不少营销号存在“标题党”行为,例如上述搜狐自媒体账号发布了标题为“马航完好无损”的视频,但实际内容与标题完全无关,内容根本没有提及马航被找到。
  由于视频均为批量制作,且“搬运”毫无技术成本,所以不少营销号的视频上传量极其惊人,如B站UP主迪奥WRY曾在2019年1月表示自己的视频被大鱼号视频作者show娱娱盗用,结果发现该视频作者上传的视频总量高达23.4万个,“假如我一天做3个视频,需要213年才能做出这些视频。”5月9日,新京报记者发现show娱娱账号依然存在,且上传视频量已经超过30万个。
  不少原创视频作者表示,这种行为对创作者的积极性打击很大。“我做一个十分钟以内的视频最少二十分钟,就算一天工作十小时也只能制作30部,但营销号只需要搬运就可以盗取现成的视频,跨平台播放有时点击量比我的原视频还高。”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