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54人受罚!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在四川眉山宣判

2019-02-19 10:47来源:人民法院报浏览:手机版

54人受罚!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在四川眉山宣判

近日,四川省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两起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进行了宣判,共有54名被告人受到刑事处罚。两起案件分别是:梁定维等22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被判处刑罚,其中,梁定维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该团伙共有6名台湾居民为犯罪核心成员;苏建铨等32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被判处刑罚,其中,苏建铨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该团伙共有4名台湾居民为犯罪核心成员。
2018年10月15日和11月6日,眉山中院分别公开开庭审理了这两起案件。
经审理查明,2016年初,梁定维与他人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一别墅内,设立针对中国公民的电信诈骗犯罪组织。该犯罪组织集中管理、分工明确,梁定维为首要分子,并有一套严密的组织管理架构,制定作息、考勤、业绩奖惩等管理制度。其中,梁定维负责制定管理制度以及管理组织的全部事务,叶信治作为“电脑手”,负责架设、维护网络通讯设备和通过虚拟电话号码随机发送语音信息,卓义程负责业绩统计并兼任二线话务员,并由专人负责联系台湾专业洗钱机构转移赃款。2016年初至2017年7月,许文龙、黄凯培、袁丽等人陆续加入该组织担任话务员。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期间,该组织随机向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多个省市发送诈骗语音信息共计270余万条,并通过网络虚拟改号技术拨打、接听电话,由话务员冒充邮政、公安、检察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编造信用卡逾期、个人身份信息泄露、涉嫌刑事案件、银行账户内资金需要监管等理由,诱骗众多被害人将钱款转入指定账户,现已核实被害人200余名,诈骗人民币970余万元。
苏建铨、蔡镇宇等人于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泗水市一别墅内,以类似方法进行电信诈骗犯罪。苏建铨负责管理犯罪组织、培训员工等,蔡镇宇负责架设、维护网络通讯设备、核算话务员业绩、财务对账等,刘玲、刘勇、张炳春等担任一线、二线、三线话务员,冒充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等身份实施电信诈骗活动。2017年3月至7月,该犯罪团伙诈骗金额达人民币2400余万元。
法院审理查明,惯用诈骗方式有三步
一是由“一线话务员”假冒被害人当地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谎称被害人的身份信息泄露,涉及到刑事案件,需要被害人与相关公安机关联系说明情况,而后将被害人的电话转到二线。
二是由“二线话务员”冒充公安机关专案组成员与“三线话务员”冒充的检察官联手对被害人进行诱导,以“资金核查”为由,要求被害人通过网银、银行柜台或ATM机将资金转入其指定的“监管账户”。
三是由“车行”(台湾专业洗钱机构)迅速将资金层层转移。或者通过号码群呼系统将号码段输入平台,系统发送类似于:“你好,邮政局的,你有一份邮件未签收,如需查询请按9”的语音,受害者上当按9号键之后,电话就会转接到话务员,再由话务员“分工协作”,层层行骗。
被告交代
据梁定维交代,2015年底,为了实施诈骗,他派“得力干将”卓义程、黄凯培到肯尼亚一个电信诈骗窝点学习“专业技术”,“学成归来”后,便开始在印度尼西亚从事电信诈骗活动。他负责窝点的运营和管理,叶信治是专业电脑手,还有专人负责统计每天每个人诈骗的业绩、每月统计发放工资。他还规定制度,8点上班,17点下班,晚上开会“交流经验、安排任务”。
苏建铨也交代了类似的诈骗团伙管理方式,并要求新来的话务员进行“培训”背熟诈骗台词,每天还有任务,一线话务员每天必须转3个电话到二线,如果没有完成,就要留下来抄稿念稿。按照担任话务员的级别不同,有不同的收入,比如一线话务员的基本工资是一万元,还有5%的提成。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