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在倾听人民群众呼声中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2)

2018-01-31 18:34来源:人民法院报浏览:手机版

  听取意见建议,目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进而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近期一系列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的出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法院尊重民意、回应关切的实际行动。比如,针对社会争议较大、老百姓关注的夫妻共同债务认定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广泛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1月17日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既防止夫妻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债权人利益,又防止夫妻一方违背另一方意愿超过共同生活范围大额举债造成另一方“被负债”,平衡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形成了制度设计的“最大公约数”,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再如,虚假诉讼问题不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也对正常的诉讼秩序和司法权威造成伤害,人民群众反映很强烈。针对此种情况,经广泛调研、听取各方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后,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1月25日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指导各级法院依法惩治严重危害诉讼秩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虚假诉讼犯罪,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让社会更加诚信。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前,人民法院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呼声为第一信号,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特点,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司法服务。要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自觉践行司法为民宗旨,顺应民心、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妥善审理涉及民生的各类案件,织密民生、人权、产权司法保障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要学会从社情民意中理解和把握法律的精神,学会从人民群众的意见中寻找定分止争的智慧和答案,学会从人民群众的评判中发现自身工作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弥补知识弱项、能力不足、经验盲区,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