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国人尽享无现金生活之便 二维码“扫”出社会新活力

2017-10-18 14:06来源:中新网浏览:手机版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电 “原来出门都带着一个包,包里面放着钱包,钱包里再塞一堆卡,另外硬币、钞票一样都不能少,现在一个手机统统搞定。”——中共十八大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移动支付这五年在中国高速渗透普及,出门不带钱包成为老百姓新的生活潮流,目前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中就有两个用手机支付。

  出门带手机 买东西“我手机支付”

  用周小缘的话说,后知后觉的她2016年初才被移动支付影响。“开始的时候不敢用,怕不安全,后来发现买个5毛钱的馒头都可手机支付后,就基本离不开它了。”在某家黄金珠宝企业任市场经理的周小缘(化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我现在基本上买什么都问下‘可以手机支付吗’。”

  从乌苏里江到帕米尔高原,从塞外草原到南疆海岛,在中国广袤的城市乡村里,还有无数个“周小缘”。不仅从早上吃的豆腐脑、中午的外卖、再到晚上的运动健身、SPA休闲,都能“一机在手,天下我有”,即便在西藏定日县珠穆朗玛峰脚下,海拔5200米的帐篷街,23岁的帐篷店主次仁格丹现在也习惯了用支付宝收款。在开通移动支付之前,他去最近的银行来回至少需要半天时间。

  五年前手机支付主要用于网购,现在看病、下馆子、叫外卖、坐公交,在菜市场、加油站、服装店、甚至路边摊,中国到处都能移动支付。

  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金额超过208万亿元,世界第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由2012年9月的数千万增超10倍到数亿;网民移动支付的使用比例高达67.5%。2017年,移动支付用户数还在迅猛增长,中国两大移动支付龙头阿里支付宝和腾讯移动支付的活跃用户已分别超5.2亿、6亿。

  由腾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知名调研机构益普索共同编制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在用户日常消费习惯调查中,有40%的人出门带现金少于100元;52%人月均消费里仅20%用现金;超70%的人表示,只能用现金支付时才会使用现金,100元现金可以使用超过一星期;84%的人表示“不带钱、只带手机出门可以很‘淡定’”。

  “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时,系统会自动记录下具体的花销数字和用途,相当于一个记账本,每月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钱究竟去哪了。”一位移动支付的深度用户说,“而买菜时会找回一堆零钱,其中不乏有硬币,携带不便还容易丢,用起来也麻烦。”

  “最近一次去香港,吃早餐摊,街边饮料用的是港币,200多港元,东荟城和海港城商场购物刷的信用卡,其他地方都是手机支付消费。” 换了1000港元的周小缘几次去香港就都没有花掉,这些钱如今被她当做应急备用。

  别的商家都在用,不用会影响生意

  2013年至2016年的4年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95%。有意思的是,移动支付这五年间兴起后,除了普通消费者购物消费更加便捷外,各行业的商家也意外发现不少好处。北京大学金融与信息中心主任陈钟认为,“支付的现代化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无疑带来了促进作用”。

  腾讯研究院等编制的上述报告显示,在中国零售行业,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各业态均超过50%,便利店以68%的交易占比,成为“移动支付化”最显著的业态。另外,几乎所有的餐饮门店都支持使用移动支付,其中快餐类门店使用移动支付的交易比例高达74%。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商家现在基本都有这个意识——在中国,不支持手机支付会影响生意。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