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新闻中心 >

《法治中国》开篇聚焦“奉法者强” 总书记把依法治国纳入“四个(5)

2017-08-20 21:06来源:中国法务网浏览:手机版
  循法而行,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编纂民法典,制定电子商务法,修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不断建立健全符合发展规律要求的法律制度,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治支撑和保障。

  持法为刃,铸就捍卫政权安全、制度安全的坚强力量:制定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国家情报法;依法惩治颠覆国家政权犯罪,用法律手段清朗网络空间……法治,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的强大屏障。

  以法筑堤,将权力运行纳入法治化轨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或修订一系列党内法规,同时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腐败,法治对全面从严治党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党内法规体系日趋完善,约束“关键少数”标准更严,使广大党员、干部将法治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各级政府厘清行政权力边界、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从上到下依法行政已成为共识,让权力在法治框架下运行。

  声音

  本版文图均据央视

  高度重视法治、大力推进法治,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在长期治国理政实践中,他深切认识到,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厉行法治。他在浙江工作时就提出,建设“法治浙江”。党的十八大之后,他把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升华。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晓晖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深植根于蕴育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中华大地,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也必将创造更高水平的制度文明。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秘书长汪永清

  宪法宣誓,是一种庄重的国家仪式,既表明了国家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权威的坚定决心,也是宣誓者本人表明坚定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庄重承诺。同时,也营造一个良好的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